第171章 还你清凉一夏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眼前这哪里是个小县城啊? 分明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 灰白色的墙砖,高达十数米,每一块都经过精心雕琢,显得庄严肃穆。 城墙上,箭垛整齐排列,士兵们身着铠甲,列队巡逻。 所有的这一切,无一不显露着四个字: 固若金汤! 城门之上,三个烫金大字“清风县”,显得尤为气派。 岑文本站在城门前,满脸震撼,久久不能言语。 他实在难以想象,在岭南这穷山僻壤之地,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坚城! 这简直像是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他回过神来,对身边的车夫和红儿说道: “走吧,进城!” 然而,他们刚来到城门口,就被三个官差拦了下来。 “请出示路引!” 面色黝黑的官差严肃地说道,仔细地审视着岑文本一行人。 岑文本早有准备,迅速从怀中掏出路引,递了上去。 官差接过路引,仔细地翻看了两眼,然后又抬头问道: “来清风县所为何事?” “省亲。” 岑文本答道,心中却有些不满, “莫非你们没有接到朝廷的官文,为何没有官府的人出来迎接?” 听到“朝廷”二字,官差们似乎交换了一个眼神。 其中一个官差急忙跑进城去,似乎是去通报什么消息。 岑文本有些不满,但也没有多问。 他环顾四周,只见城墙下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 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这清风县城墙如此高大坚固,应该花了不少钱吧?官府是不是加税了?” 不等面色黝黑的官差回答,后面一个脸上有两个酒窝的官差抢先笑了起来: “哈哈,问了!问了!我就说嘛,他肯定会问这个!掏钱吧!” 面色黝黑的官差无奈地瞥了岑文本一眼,然后从怀里掏出十文钱递给了有两个酒窝的官差。 原来,这两人在玩打赌游戏。 看新进城的人是否会询问城墙的造价和税收问题。 “这城墙啊,其实没花多少钱。” 面色黝黑的官差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我们季大人上任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减轻了百姓的税负,还时不时给大家发钱。” 岑文本一听,心中不禁有些惊讶。 他原本以为这城墙可能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还打算趁机抓住季正洋的把柄,在皇上面前参他一本。 现在看来,真是半路上丢了算盘——失算了! 岑文本吩咐仆人拿出一两银子,打算递给官差,再好好打探一番。 谁知那官差见了银子,眼神一变,厉声道: “干什么!拿走拿走!我们清风县不兴这个!” 岑文本的手僵在半空,递也不是,收也不是,心里真是哭笑不得。 这地方怎么还不兴收银子呢?真是邪门了! 他也没多纠结,收回了银子,坐上马车径直向城内走去。 一进入城内,岑文本又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大片大片的石板路干净整洁,两旁建筑错落有致,街上行人络绎不绝。 连沿街叫卖的小摊也为数不少。 两侧的房子看起来都十分光鲜亮丽,显然是刚建好没多久。 整个清风县呈现出一派繁荣富庶的景象,简直比长安城周边的县还要豪华许多。 岑文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老爷!” 红儿惊呼道, “这里竟然用石板铺路!真是罕见啊!” 岑文本面色严肃地点了点头。 他心中疑惑越来越重,石板铺路,哪怕是长安城都没办法如此奢华。 而且这里的百姓精气神也与长安城截然不同。 人人面色红润,毫无菜色,胖人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两人正感叹着,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下人匆匆跑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禀报道: “大人,前方不远处有家小店,装饰得挺别致的,看上去像是个卖吃食的地方。” “哦?” 岑文本和红儿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好奇。 他们久未归来,对清风县的变化确实有些陌生。 红儿迫不及待地掀起马车帘子,一眼就瞧见了那家装饰颇为独特的小店。 店门口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写着:“进门享清凉,暑气全消去”; 下联写着:“小店藏冰趣,夏日变春秋”。 红儿一看这对联,心里就不由得犯嘀咕, “大人,这家店似有解暑饮品,我们去看看吧。” “哼,口气倒不小,真能进店就消暑?还能夏日变春秋?” 岑大人摸了摸下巴,不满地哼了一声, “要是做不到,看我怎么砸了这家店的招牌。” 两人怀着好奇和一丝挑衅的心情,步下马车,向那家小店走去。 这家店倒是挺有意思。 两人走进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厚重的门帘。 他们好奇地掀起门帘,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一道垂帘,更为神秘。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