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老将军重返军界,龙耆城补缺都尉 (第1/1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这天,到太守府办完差,枝阳县县丞皇甫郦带着枝阳县县长杨瓒来访韩府,韩遂迎进客厅。 杨瓒自介绍是弘农华阴杨氏家族的,韩遂眼一亮,问杨瓒可识杨彪。 杨瓒道:“吾来金城赴任枝阳县县长之前去洛阳杨府拜见过族兄文先(杨彪)。 兄嫂还托吾带信给汝,吾一直忙于熟悉枝阳县公务,故直到本日才来访送信。” 说完从怀里取出书信交给韩遂。 韩遂接过匆忙一看,信中内容袁琇说夫君杨彪从侍中外放任京兆尹了,不久将搬到长安居住,并托韩遂照顾杨瓒。 信中提到杨瓒弟杨懿现任并州上郡定阳县县长,又附有长安杨府的地址。 韩遂吃惊不小,一是京兆尹乃管辖长安县城在内十县的郡守;二是定阳乃殷华太守的家乡。 韩遂忙合上信对杨瓒说:“杨令君兄嫂乃吾友太学同窗袁公路(袁术)之妹,吾从弟在袁府读私塾多蒙彼关照。 令兄嫂托吾多帮助令君,此乃吾理所应当为之的。 杨令君遇到未解之难处,如有需要,吾韩家定当出力。” 杨瓒笑道:“原来是这层关系。皇甫君也不是外人,那吾就不客气了。此来有一事相托。” 韩遂道:“请讲。” 杨瓒道:“枝阳县县尉赵延乃中常侍赵忠弟,一直想挤走吾,取吾而代之当枝阳县县长。 赵忠乃仅次于曹节的第二号大宦官,多次来信给殷太守,催逼太守考核吾不合格,吾杨家得罪不起。 吾一旦被考核为不合格,就很难在官场立足了。 故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金城谋一个与县长同级的官位,把枝阳县县长一职让给赵延,这样吾族兄京兆尹一届任期可保住。” 韩遂问:“可有好位置可选择。” 杨瓒道:“恰有一个空缺,金城西部临羌县龙耆城西部都尉一职空缺。 这个职位需要护羌校尉、金城太守、凉州刺史的三方认可的人选,由护羌校尉报太尉府后定。 但伶征是牙门将暂代理着护羌校尉,伶征是段将军的部下,段家与宦官关系好,而吾杨家与宦官关系紧张。 故需要向朝廷推荐一位护羌校尉。” 韩遂问:“军界可有合适的护羌校尉人选?” 杨瓒看了坐一旁的皇甫郦一眼,笑道:“凉州三明之皇甫威明(皇甫规),现任弘农太守。 皇甫君提到过皇甫老将军想念军界的生涯。但这话吾和皇甫君都不便向太守提。” 韩遂鼓掌笑道:“吾知二位来意,由吾去和殷太守说,由殷太守向朝廷举荐皇甫老将军。 有皇甫老将军出马任护羌校尉,吾凉州无忧矣。 有杨兄镇守龙耆城,则烧当羌及北三羌则不敢妄动了。吾定会全力举荐。” 杨瓒和皇甫郦谢过韩遂。 韩遂留二人小宴,又商议了具体细节后,送二人回允吾置(驿站)安歇。 次日,韩遂忙完户曹府的公务,喊来东起和拓跋银驾车去见太守。 殷华问明韩遂来意,沉默许久才开口对韩遂道:“室内只汝吾二人,尔敢说敢做,对友坦诚无城府,故吾实不相瞒,和尔敞开谈谈。 要推举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老将军,就不得不同时考虑另二明,张奂和段颎两位老将军。 皇甫规现为弘农太守,爵位为寿成亭侯。弘农郡治所在弘农县。 张奂将军把家族只申请迁往弘农华阴,而不去其它处,实为与弘农华阴杨氏巨族结友。 张奂家族初到华阴县,连土地都没有,是杨家转让了部分田产。 张奂将军不受宦官笼络,无官职在家教书,有杨家的庇护则无忧。 杨家自祖上先人杨喜灭项羽立军功后,家族改走文官路,族人出仕为官不计其数。 现张家在侧,杨家不出数年,必出军界所需人才。 段颎将军现为颍川太守,爵位为新丰县侯。 新丰县乃京兆尹所辖的十县之一,就在弘农郡华阴县到长安城的半路上。 好,吾等来看看三明现在的位置,皇甫规在东边的弘农县,张奂在中间的华阴县,段颎的封地在西边的新丰县侯,再东边是洛阳,再西边是长安,五地几乎一字排开。说明朝廷仍把三明视做后备支柱。 如尔所提,如动议皇甫规来金城令居接任护羌校尉,管段颎故吏属下,朝廷必然会同步升迁段颎,进朝廷任要职的可能很大,否则段颎一定会有议论。 不过,皇甫规在任期上已做了三届,确实到了调换职位的时机,而段颎在太守任上刚好一届。 从皇甫规的人品看是值得共事的,所以吾接受汝提议,由吾来试试向朝廷举荐皇甫规出任护羌校尉。 皇甫规得到换位,段颎得入京升职,吾岂不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对于伶征,在皇甫规老将军属下历练一下,也会得到军界各系的认可,不久将来出任护羌校尉更合适。 现在从牙门将直升护羌校尉,朝廷颇为难办。 常年巨额征调下,吾无时不担心金城羌胡闹事,据信,羌胡酋首已秘密开过会,商讨应对朝廷的征调摊派。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