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黄河水淹金城县,望族藐视鸿都门 (第1/1页)

韩遂现任的上计掾的职位比上次出仕所任的户曹掾轻松多了。上计府吏们精通业务,除大事找韩遂商定外,一般事务平日里正常运作。 一晃到了八月初秋收。烧当羌劳力开进新地收割豆子。 各地传来的消息本年是大汉全境是大有年,五谷丰收,得益于夏初大旱各家庄苑和农户的浇灌和夏秋之间的几场大雨。 粟米市价从夏初的三百三十钱一石回落到一百一十钱,出售无利。 韩家从西镇方城地下仓窖储存的六百万石粟米中要取出一百一十五万零八百石支付给烧当羌雇佣劳力的劳力费。 另取出五十万石粟米分别调入新地坞堡地下仓窖十万石,钟羌地四个坞堡各十万石。 又取出五十四万石粟米移到新地各家地下仓窖中做下年的口粮。 西镇方城六百个粟米专用地下仓窖空出二百一十九个,粟米余三百八十万九千二百石。 新地良田豆子共收获四百九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石。 新地每人每年分配一石豆,减一石粟米,共拨出三万石入各家地下仓窖。 西镇方城地下仓窖储入一百七十七万四千三百六十石豆,有一个窖未满;新地坞堡地下仓窖储入四十万石豆;钟羌地四个坞堡储入一百六十万石豆;钟羌地四个坞堡旁新建的小方城的一百个地下仓窖储入一百万石豆。 调往夏阳大坞堡和长离川的小坞堡各四万石豆;雍县大坞堡、狄道大坞堡各二万石豆;浩亹、张掖居延属国、安定属国三地的大坞堡各一万石豆。 西镇方城六百个粟米专用地下仓窖尚空着四十一个。 给新地二万二千八百头耕牛每个每年配四石豆。给钟羌地马、驴、骡每匹每年配给二石豆。 上年底,除去卖掉的二万匹,钟羌地马、驴、骡约八万匹。新地和钟羌地的人和畜一年消耗颇多,每年有增。 新地和钟羌地储存的豆可用数年,届时,新地的粟米地再轮种一次豆子,地力恰好得到补充。 这天,韩遂在上计府办公事,突然大厅剧烈晃动,府内众人慌忙跑出府到大街上。 只见允吾全城的人都跑出房屋了,街上到处是人,都在惊恐地喊道:“地震了!地震了!” 下午,传来噩耗,地震导致黄河水溢出,河水犯岸二十里,大水淹入允吾县东面的本郡金城县县城。 太守陈懿带着允吾县的官民向东去救金城县,韩遂带着上计府的官吏也跟着去了。 水来的快,退的也快。水退之后,物已非物,人已非人,全城一片狼藉破败的景象。 从周边赶来的人众立刻冲进去救人。 全城瞬间水深没过胸部,金城县县长虞文跑出县府在街上趟水时不幸摔倒呛水淹亡了。 县府主要官员中金城县县长虞文、金城县县尉解瑗、金城县功曹成公烨三人死亡。 金城县县丞罗温,金城县五官掾韩錾,金城县主簿边波尚活着,被抬往允吾。 金城县县城周边及黄河两岸的田地和庄苑大都是樊家的,河水溢出使樊家受到重创。 樊家人口损失五成,只剩七百五十五人,不会游泳的老人、妇人、孩娃大都丧命于水中。 樊家在金城县的一万亩良田全部被毁,房屋全部倒塌或无法居住,地下储粮仓窖全部进了污水不能食用。 牛和马会游泳,只损失一半,还剩约一百头牛和二百匹马。 樊家族长樊东、樊东子樊稠之子樊猛、樊稠弟樊密、樊密子樊京等都还活着。樊稠在汉军任职不在家。 金城县散农户在偏远之处,田地势高于黄河两岸平原,故反而无甚损失,也算是贫穷的幸运了。 陈懿回到允吾,号召金城其它十八家望族出手相助。 陈懿算了一笔账,要恢复金城县和县城及樊家需要: 粮食一万八千石,茅屋八百间价值八百万钱,牛一百头价值一百五十万钱,县城和县府修复等需一亿钱,安葬费一千万钱。 韩遂和边家把樊家剩余人员全部接到浩亹县韩家庄苑和榆中县边家庄苑临时分散到各户居住。 韩家出一万石粟米,三千万钱。 麴家出五千石粮,二千万钱。 边家出三千石粮,一千六百万钱。 郭家出八百万钱。 赵家、成家、成公家、田家、阳家、蒋家、阎家七家各出四百万钱。 江家、池家、马家、淳于家、窦家、毛家、张家七家各出二百万钱。 郡府和各县府出三百五十万钱。 合计一亿一千九百五十万钱。太守陈懿很快收齐这笔钱,向金城和周边雇用劳工修复金城县,购买耕牛赠送樊家。 樊家族长樊东身体恢复后到各家登门致谢。 陈懿又派飞骑去虞文的家乡豫州陈国武平县通知虞文子虞顺来奔丧。 水泡后尸不可久留,由郡府出面在金城县黄河北岸山上买了一块墓地安葬虞文。 韩遂通知在韩家西镇私塾苑的虞凤和夫君蔡沛来金城县,代表虞家出席虞文的葬礼。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