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韩家秋粮减五成,玉石山料入地道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韩家大总管韩兆亲自把本年韩家对账本送到允吾城安羌将军府韩遂手中过目: 金城浩亹县和北镇城: 人口一千五百五十八人。 本年收获减半,只有一万六千五百石粟米。马和耕牛用掉二千石豆。 桑田减产一半,本年只新织布帛币三千匹支付浩亹县各项杂支,不含征调费。征调费由新地统一支付。杂支费所缺的三千匹布帛币从西镇调拨补充。 留足下年用粮后,库余九万一千六百二十石粟米和四万三千石豆。 金城新地和西镇城: 新地北山羌人口三百七十人。拨给一万石粟米和一万匹布帛币做下年口粮和支付杂支费。 西镇城本年战死民六百八十人,战死士兵人口已补充。另有四百人随韩韬迁往益州巴郡涪陵县,下年口粮照常支付,后年自给。 减去此一千零八十人,西镇人口为三万二千四百九十八人。 因库存一等丝绸不足,收入二千五百三十三斤西域金币的西域贸易本年中止,无收入。 改为从益州蜀郡进货蜀锦和丝绸运往西域的贸易,货预计已在西域交易完成,但发羌与烧当羌交战,发羌贸易通道无法通行,收益的西域金币尚未运回来。 西域贸易与事务总管韩缤和副总管韩悟带领的韩家西域贸易商队只有改走敦煌老路返回。西镇已派出人去敦煌等候。 十三州及洛阳、长安的韩家贸易已中断十一年了。益州贸易本年恢复。 上年秋收后,十万二千五百亩麻料和一万四千二百五十亩葛料全部运到陇西枹罕宋家,织成麻布二十万五千匹、葛布五万七千匹,本年秋收前已运回西镇城。 但本年的麻田和葛田产量减半,对下年底结账影响大。 韩家军兵卒在联军领取衣物。但人口在缓慢增加,需要增加自用布,并储备一些衣物。 二万八千匹麻布和一万四千匹葛布自用,余一十七万七千匹麻布和四万三千匹葛布,全部用于供给宋家制衣或投入市场,兑换收回四千六百三十二斤西域金币。 联军所订购的七万一千五百九十三套军衣物已交付,制衣由枹罕宋家完成,由宋家赚钱。 种子费和织布费抵扣后,韩家支付宋家二千六百七十一匹布帛币。 七千一百七十五亩桑树田产量减半,只织成布帛币三千五百八十八匹,已入坞堡地面库。 本年新地的牛、马用去西镇方城地下仓窖储存的十万石豆做为精饲料;人用去三万石豆,不抵扣口粮。 韩家本年无偿调拨给联军七万石豆,用做战马精饲料。 韩家新地粟米田、缴获边家在新地的粟米良田十三万五千亩和成家转让的五万亩合计一百一十七万五千八百七十五亩。 收获比上年减半,只有一百七十六万三千八百一十二石粟米。 支付烧当羌劳力的劳力费一百三十三万五千八百石粟米。 从库存提取下年自用粮五十九万二千一百六十四石粟米。 由于本年大旱和蝗灾,粟米市价达到惊人的一斤兑一斤金的天价。 补充酒泉郡、张掖郡、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武威郡五郡国,以及张横,杨秋、马玩、梁兴、成宜等联军南部边防五部的财力,共计支付出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币和六十万石粟米。马腾部自给。 铁矿石储有量七千一百四十万斤,雍县铁矿石矿已关闭十年。制箭弩头消耗十二万斤,生铁储有余量为一千二百六十二万斤。由于生铁充足,新地冶铁已中止十年。 拨一千五百匹布帛币保养已制的十年装备。 私塾苑预支四千四百三十二匹一等丝绸和八百一十九斤西域金币。 新地良田增肥和水利设施维护钱,拨付七千八百六十七匹二等丝绸和五千七百五十八匹一等丝绸。 拨付一百零六位引弓门客的年薪二百八十三斤西域金币,对于已外派的门客,韩家代为保管。 引弓门客不属兵卒,等同军官,需用部分年薪自购衣物和口粮。 预拨杂支费二千六百斤西域金币。 下年联军征调摊派费和税赋三十八万石粟米,免征,抵消部分韩家给联军的垫付。 本年额外支付: 向鲜卑索头部借兵一万人费用六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币; 向念氐借兵二千人费用一千三百三十三斤西域金币; 拨给韩遂长子韩韬一万斤西域金币和二千匹马,把一百部曲的四百家眷迁去涪陵; 本年拨给雍州刺史府开销的二千斤西域金币上年已预留; 拨给邯郸商家族安家费二千斤西域金币和家族用费一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币,口粮一万石粟米从张掖居延属国韩家出; 韩家出钱一千斤西域金币为张雅新建一座太守府。 拨给马玩、成宜、梁兴五千斤西域金币和三千匹马,补偿其参加长平观之役的损失。 赠给宋建十三万六千石粟米。 常年支付: 给雍州刺史府下年开销的二千斤西域金币;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