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阳武门出高手,杨奉雪夜设酒宴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教官骑马回去集合在场的三十三名门徒列阵。 除杨宗外均为河东郡籍: 解县关羽、杨县徐晃、河北县华雄; 大阳县侯选、大阳县程银、大阳县李堪、大阳县侯音; 弘农郡华阴县杨宗; 猗氏县陈里、猗氏县毛晔、猗氏县南江、猗氏县杜让; 蒲坂县姚绣、蒲坂县阳成、蒲坂县徐绣; 闻熹县毕立、闻熹县吴向、闻熹县双祉; 解县藉静、解县周则、解县翟巽、解县王靖、解县杨茂、解县王汝、解县王匡、安邑卫开; 皮氏县阴凯、皮氏县杨政; 汾阴县杨扬、汾阴县范祺、汾阴县孙龙; 平阳县刘通、临汾县王昱。 杨宗使矛枪、徐晃使大斧,其余全使长刀。 韩遂等头次见到这么多使刀的,有点紧张。 斧术与刀术相近,看来河东人喜欢用刀。 第一波大阳武门阵中大阳县侯选、大阳县程银、大阳县李堪、大阳县侯音、弘农郡华阴县杨宗、猗氏县陈里、猗氏县毛晔、猗氏县南江、猗氏县杜让、平阳县刘通、临汾县王昱出场。 韩遂和侯选大战,第十四回合,韩遂一枪点中侯选的肩部,结束比试。 侯选这人不记仇,骑马上前询问韩遂姓氏名字,家住何方。 其余十对,武门方只李堪胜韩义、杨宗胜韩钟、陈里胜韩式、毛晔胜韩胡,南江胜韩全,其余韩猛胜程银、韩厚胜侯音、韩计胜杜让、韩卦胜刘通、韩赴胜王昱。 韩家六胜五负赢得第一波。 教官骑马上前问是否比第二场,韩遂看着自家少年们,未显疲弱,均点头表示迎战,韩遂转头向教官示意继续比武。 教官旗一甩,武门阵中又出动第二波:解县关羽、杨县徐晃、河北县华雄、解县藉静、解县周则、解县翟巽、解县杨茂、解县王靖、解县王汝、解县王匡、安邑卫开。 这一波明显以教官解县的门徒为主。 韩遂没放眼中,放马出战,和关羽杀到一处。 韩遂按部就班使出二十八宿星组合枪法七个回合。 谁知第八回合时,关羽就参悟了对手枪法套路,一个刀背贴住矛枪下沉,再向上沿矛枪划了一个弧,刀刃直奔韩遂握枪之双手。 韩遂忙放开前握的左手,只留右手抓住矛枪,然后身体和头向后仰,关羽之刀硬生生把韩遂的铠甲正面斜划了一道。 韩遂一惊,知道关羽手下留情了,只好认输。 回归本阵,不时回头看看对手,暗叹此人乃至今遇到的最强悍对手了。 这波比试下来,出乎韩遂的意料,韩家竟然还胜了,八胜三败。 但徐晃三回合胜韩猛、华雄二回合胜韩义。 教官道:“韩公子和韩家少年武艺不赖,吾这些门徒还有十一人想上场练练手,韩公子可否接招?” 韩遂道:“学武之人,不用尽力气不痛快,请尊徒上场。” 蒲坂县姚绣、蒲坂县阳成、蒲坂县徐绣、闻熹县毕立、闻熹县吴向、闻熹县双祉、皮氏县阴凯、皮氏县杨政、汾阴县杨扬、汾阴县范祺、汾阴县孙龙排成一排杀将过来,韩遂等十一人迎上去交战。 结果大阳武门大败,十一人全输,均在三十回合内。 见韩遂等不给面子,教官在一边铁青着脸,很不高兴地通知韩遂等尽速离去。 韩遂等知趣,赶紧穿上外衣,打马一溜烟跑走了。 一路上,十位韩家少年兴高采烈地有说有笑,讨论如何轻松战败什么“大阳武门”,除那三位厉害外,大都是没下功夫苦练的大族子弟。 韩遂没说话,心里在复盘河东刀斧谱以及那位看上去约十八岁的少年关羽,又询问韩猛和韩义关于徐晃的长柄斧和华雄的长刀。 由于韩遂、韩猛和韩义三人都败的太快,关羽、徐晃、华雄的刀斧谱未能领悟出头续。 这个教官是如何训练出三位超武艺之人,又同时带出三十位很烂的门徒的? 韩遂估计给三位悟性好的少年猛开小灶,加码训练的结果。 韩遂想来想去,深深地担忧韩家没有这样出类拔萃的部曲长,只能再加强训练,把韩家部曲长综合武艺练成比其它家族部曲长高一个等级。 众人隔河看到虞城,到东北到西南向的长形盐池的东北面,向北则去安邑,向西则去解县。 正在这时,韩韬突然发现身后远处一骑飞马奔来,忙提醒众人警觉。 来骑靠近,韩遂发现正是比武场最厉害的关羽。 等靠近了,韩遂在马上打招呼,关羽也认出这群人是比武场的凉州人。 韩遂问:“关勇士此来何去?” 关羽拱手施礼道:“在下去年刚成家,家妻本年五月生子平儿,为照顾家里又不耽误练武,吾每日往返大阳武门和吾家。 两地约八十多里,正好练习骑马,按日向武门缴费。 在武门比武吾记住诸位凉州勇士的大名了,但愿后会有期。” 韩遂见关羽着急回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上前递上一个金城的韩家地址名刺,拱手还礼,目送关羽远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