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国扬名汉三军,和连继位檀石槐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十一月,各地引弓门客纷纷传来信报,鲜卑十月又大举犯境幽、并州,朝廷调陇西狄道义从胡首领王国和枹罕义从胡首领宋建亲自带兵增援并州汉军。 闲暇之日,韩遂在书房看书,翻阅《折竹》一书,发现一段有趣的论述。曰:十与属,帝也;五与属,王也;三与属,侯也;一与属,将也。 韩遂放下书,在书房踱步十几个来回,悟出其意乃为,全部十成的财富都赏与部下和庶民者,能成帝也;一半财富分给部下和庶民者,能成王也;三成财富分给部下和庶民者,能成侯也;一成财富分给部下者,能成将也。 未得天下时,把天下财富都许愿分给部下和庶民,部下必效死力助夺天下,庶民必争相依附,则天下尽归,必终成帝业。 然,帝拥有天下后,又何需拥有财富?本朝开国皇帝与天下望族和庶民共有天下,迅速平定和收降各路势力。当今圣上私屯小金库则使天下望族失望。 十二月,韩家开始对账: 金城浩亹县和北镇城: 人口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留足下年用粮后,本年余粮五千六百七十六石移入坞堡地下仓窖,余粮累计七万一千六百七十六石。 布帛币库存维持四万五千匹。每年新增的布帛币六千匹支付浩亹县各项杂支,不含征调费。征调费由新地统一支付。 西镇城拨一百万钱用于建设占地三百五十亩的北镇城。 金城新地和西镇城: 人口二万五千一百八十人。军需供货收入四千五百万钱。 西域贸易收入二千五百三十三斤西域金币。 新增估值约为七万五千三百七十八斤黄金的一等羊脂白玉山料十斤、二等羊脂白玉山料二十斤、三等羊脂白玉山料四十斤、四等羊脂白玉山料八十斤、一等青玉和青白玉山料四十斤。 相当四等西夜子合玉的玉石籽料三千斤,估值约为二万二千三百八十三斤黄金。全部入库做高价值替代货币储存。 交州、益州之外的十一州的韩家贸易与事务总管和副总管出售二等青玉和青白玉山料二百斤,三等青玉和青白玉山料三百一十六斤,四等青玉和青白玉山料五千斤,扣除支出,共换回十二亿八千九百五十万钱。 有一千万钱在扬州丹阳郡茅山买地,五十万钱在兖州东郡东阿县购宅府。 交州叛乱刚平息,下年有望恢复贸易,益州仍在平叛中。 韩家益州贸易与事务总管韩单,副总管韩嘉用三等青玉和青白玉山料五百七十八斤换回的二万匹蜀锦。 余一百零六斤三等青玉和青白玉山料除去杂支,换回二万一千匹一等蜀丝绸。 陇西枹罕宋家种植指导费和种子费,扣除宋家妇人织布费后,宋家支付韩家八十七万钱。 上年秋收后,十万亩麻料和一万三千六百二十五亩葛料全部运到陇西枹罕宋家,织成麻布二十万匹、葛布五万四千五百匹,本年秋收前已运回西镇城。 二万五千一百八十匹麻布和一万二千五百九十匹葛布自用,余一十七万四千八百二十匹麻布和四万一千九百一十匹葛布,全部用于军需自供和十年装备,内部结算计为收入六千八百五十二万一千二百五十钱。 七千一百七十五亩粟米地改为桑树田,尚需二年成材后才可养蚕和织布帛币。 一百万亩粟米田产粟米三百万石。下年自用粮留四十五万三千二百四十石。付给二万三千零一十六名烧当羌劳力的劳力费一百一十五万零八百石粟米。 余粮一百三十九万五千九百六十石入方城地下仓窖。 方城地下仓窖储粮达加上上年的余粮和夏阳运来的余粮五十一万零二百零八石,扣除运往安定属国的九千石,共计四百九十二万一千九百九十三石。 粟米当前市价为一百二十钱一石。 提前预支下年征调摊派费五千万钱。 西镇城外冶铁苑的小型冶铜炉炼出第二批三千斤粗铜锭,共计六千斤。铁矿石储有量达四千零八十万斤。生铁储有量达五百八十万零八千四百一十一斤。 预留给下年底婼羌左都尉允葛三千万钱,用于收购其三千斤相当四等西夜子合玉玉石籽料。 下年十年装备钱预支二亿九千一百二十万钱。已完成了四年的任务,人力充裕。 私塾苑预支三千万钱。 新地良田增肥和水利设施维护钱,拨付六千万钱。 预拨杂支费增加一千万钱,达四千万钱,包括各种税赋、杂役开支、应急、日常开支等等。 洛阳: 已上缴,用钱币所兑得的黄金四千七百二十八斤,西域金币四千四百二十四斤,价值四千九百斤西域金币或黄金的白珠(珍珠)、紫金、琥珀、玛瑙等宝物。 长安: 已上缴价值五百斤黄金的白珠(珍珠)、紫金、琥珀、玛瑙等宝物,和一百五十万钱。 雍县: 人口一万一千一百三十二人。余粮累计十四万一千六百二十四石,不售,储入窖、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