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乾隆便装出行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上午很快到了。 好在如今是秋入冬的时刻,天高气爽,太阳的照耀,让人浑身上下暖洋洋的,甚是舒服。 但这种舒服的感觉一旦持续久了……也就不舒服了。 站在苏州城下的巡抚朱大开等一众官员擦擦额头的汗。 他们在这里已经站了足足一上午的功夫了。 全程滴水未进,粒米未沾。 “圣驾为何还没到?” 朱大开略微有些焦急道。 明明之前来通知说只要两个时辰便可抵达这苏州城下。 如今,却晚了足足四个时辰。还不见人影。 有种不好的预感…… 朱大开只感觉心里不安起来…… 他所预感的没错。 此时的乾隆,正一身便装,游走在苏州城内。 他比预先通知朱大开的时间上,还提前了两个时辰进入城中来。 乾隆,刘墉,纪晓岚,赵忠卿四人,一身便装,装作外地做生意的商人,在苏州的大街上闲逛起来。 乾隆头戴瓜皮帽,身穿坎肩(类似马甲),手持一柄折扇,饶有趣味的缓步慢行在街道之上,带着极大的好奇心。 “刘墉,你的法子不错,每次都大张旗鼓,这次咱们换这样一种方式,倒也新奇。” 刘墉点点头。 他劝说乾隆把宫中随行队伍留在绍兴,简单带着几名侍卫,过来这苏州城目的可不简单。 他要让皇上亲眼看看。 看看每一次他下江南,民间到底什么情况。 同时,他要好通过民间百姓之口,让乾隆知道赵忠卿故意拖延房地产工期,究竟造成了何其恶劣的影响,百姓对朝廷的公信力,已经产生了动摇。 如果朝廷没了公信力,那这个朝代也该完蛋了。 各省房地产,仅仅是修建个房地产大门,余下工程迟迟不见动手,赵忠卿想具体干什么,他刘墉不知道。 但有一点是知道的。 赵忠卿这个可恶的奸臣,他就是故意在拖延时间,故意迟迟不肯施工。 任何行为动机的背后,都隐藏有其目的。 刘墉自诩聪明绝顶,却始终想不明白赵忠卿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肆意拖延工期,一味揽财的目的! 难道,他就不怕在未来,被朝廷抄家追责? “咳咳,怎么朕走了这半天,也不见街道有什么行人呐?” 乾隆眉头稍稍皱起,疑惑道。 偶尔路过倒是有小商小贩在叫卖。 也有顾客凑上前去购买。 但是,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说不上来的不对劲。 奇奇怪怪的感觉,无论是摊主还是小贩。 刘墉见乾隆总算是发觉了不对劲,特地指了指不远处一处正在卖汤面的街边摊位。 “太上皇,咱们今也试试这民间街边小吃吧。 比你那鲍鱼海参要好吃。” 乾隆纳闷的看了刘墉一眼,自己又不是三岁小孩,会被你误导? 清汤面就算再好吃,他也没有宫中御厨花费几天几夜熬煮出来的鲍鱼好吃的。 “刘墉,欺君之罪,你该知道是什么后果。” 刘墉听出乾隆是在开玩笑,顺着腔道,“那也得等吃了才知道。大道至简,往往真正的美味就是隐藏在稀疏平常的饭食中。对于万岁爷您这种天天山珍海味的人来说,这样的一碗清汤面,更适合您。 很多百姓要想吃上这一碗清汤面,可是比登天还难。” 又在借机敲打自己,乾隆心里有些不耐烦,但还是去到了刘墉所指的小摊前。 这还是他这个做了一辈子皇帝人,第一次当平明老百姓呢。 乾隆让众人不要暴露身份,坐在座位上的乾隆也学着自己脑海里百姓该有的吃饭的样子和语气,对着摊主吆喝道: “老板,来四碗清汤面,多放葱花。” 乾隆兴冲冲的。 小摊贩老板却挥挥手。 “去去,今天不做生意,没面条了,回家吃去。” 其不耐烦的眼色。 让乾隆生气。 小贩注意到来的有四个人。 且衣着体面讲究。 为了不生事,毕竟今天是太上皇来苏州的日子,上面给了命令,绝对不能出乱子。 “得得得,吃了赶紧走。” 小贩摊主还是煮起面来。 动作生疏。 而刚刚站在他面前的顾客,貌似也并不是顾客,二人一直在唠叨着哪家的娘子屁股肥,哪家的娘子模样俊俏。 更像是兄弟朋友间的关系。 过了好半天。 面才终于端了过来。 此刻已经全然无心吃面的乾隆,脸阴沉着不语。 当看到噗通一声,扔在自己面前的,四碗糊糊似的面条,顿时怒了。 “喂,我说你这个老板,到底会不会煮面? 这是人吃的吗?” 碗里糊糊状的面条,与其说是面条,倒不如说是糊糊,粘连在一起,汤汁也几乎吸干,干瘪的面条,随意耷拉在碗的边沿位置。 说好的葱花也是一点没有。 但此刻。 他并没有气发出来,还是强压了下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