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房地产没打算再做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这么长时间的嘛?赵爱卿。 就不能快些?” “不能,京城北郊工地的成功是高额工钱,三班倒才能造就的。 把这套方案用在大清的二十三省上房地产上,将会产生高额的成本,这样会让利润大大折扣。” 听到利润大打折扣几字。 在场众臣一下子仿佛被戳到逆鳞。 “赵大人,影响国家利益的事,可不能干。 房地产利润可不能低。” “慢些就慢些,利润要是低了,朝廷挣什么,咱们挣……咳咳,总之不能低。” “皇上,赵大人说的有道道理。各省不像京城,肯定不比这里的繁华,不比这里有钱人多,利润也可不可能同日而语。 若是在这个时候 ,再加上高额的工人工钱,利润必定大打折扣,等到朝廷分红的时候,恐怕就指甲盖大小了。” 嘉庆:“那赵爱卿就尽快去办吧,三年后,必须各省房地产拔地而起。” 此刻,嘉庆已经想到三年后,自己用全国房地产的钱,宣布免去天下赋税五年的宏伟壮观情形了! 那个时候。 自己一定是天底下最为英明的皇帝! 那个时候! 皇阿玛的时代已经结束! 那将是独属于自己的一份巨大荣耀! 因为这份荣耀! 他将也被列入三皇五帝之中!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有开创盛世,平天下之功!但自己!可也有免天下赋税五年之壮举! 此举,过去五千年不曾有之,未来五千年,也不会有! 历史第一人! 他安能不在历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一切,都得靠台下这个男人。 “赵爱卿,这期间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朕提,朝廷一定满足。” 见到嘉庆那副和蔼的模样,赵忠卿虽然不知道对方这些天为什么态度转变这么厉害,但有一点是知道的,没安好心。 不过好在,自己也没安好心。 “谢皇上体谅。” …… 赵府。 从寿宴上回来后的赵忠卿抓紧时间进行算账。 房地产在外人,在整个大清的人看来,才刚刚开始,正以燎原之势,席卷正片华夏大地。 不过,在自己心里,它已经结束了。 从这一刻开始。 自己只会收钱,事,就放在那吧,天塌不了。 书房内,桌案上,堆积如山的账本,把坐着算账的和珅的身影淹没。 但从里面发出的霹雳啪啦啦算盘珠子声,就可以看出,这项算账任务有多艰巨。 和珅不愧能人,尤善算账。 但即便如此能人,也是在坐了一天后,累的都要吐血,才算出来即将的到来的各省账单。 “南京目前同意买预售房,且交了全额买房金的有……七十人,按照当地经济水平,定下的房价是五十万两一套,也就是三千五百万两。 安徽目前同意买预售房,且交了全额买房金的有……五十人,按照当即经济水漂,房价定的是三十万两一套,也就是一千五百万两。” “沿海城市,福建,浙江买房意愿的人很多,愿意买预售房的有合起来二百人,因为是主打的海景房,每套房子一百万两,也就是二万万两,足足二亿。” …… 赵忠卿听的有些头大,“好了,你就说总数吧。” “总数是……”,啪啪啪啪啪,算盘再次被拨的飞起,好一会,再三确认核对账目后,和珅摸摸额头的汗珠,喉咙耸动,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能拥有这么多的钱。 “说啊,多少?” “一共,十五亿。” “才这么点?”赵忠卿十分平淡,看向说话都哆嗦的和珅,“也就你和大人二倍的家产嘛,我还以为多少呢。” 书房内,和珅的头从堆积半米高的账单中探出头来,眼睛入铜铃的吃惊道:“我滴乖乖,敢情你还嫌少啊?” “不够,远远不够。”赵忠卿摇摇头,“不行,得刺激下潜在用户。名人效应,住房公积金,学区房,三大政策,必须全国推广。” 听到赵忠卿这么说,和珅傻了。 后面两个政策他不懂,但第一个,名人效应,这招早就在京城北郊房地产用过,不就是让万岁爷睡了一晚上洋房吗。 难道你赵忠卿还要带着万岁爷,去各省的房地产都睡一遍? “和兄,这你就不懂了,谁说一定要太上皇呢? 懂得变通!才是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就拿山东的那个,如今的孔子的第108代后人孔德来说。 咱可以承诺给他山东某处房地产的一栋洋房啊。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再圣德的人也不会拒绝。 接着,咱们就派人大肆宣传嘛,就说山东省第一个购买房地产的人出现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某某某。” 和珅点点头。 经过这么一个例子解释他懂了。 “那我的赵大人,你说的后面的住房公积金,学区房,又怎么操作啊?” 赵忠卿没有解释。 说了,和珅一时半会有而不会懂,纯属是浪费口舌。 这些办法都是要等房地产过剩才使用的。 看未来情况,再说吧,兴许用不着呢。 “对了赵兄,我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你说……到时候这十五亿的银子,还有后续的银子全部收缴上来后,都放在哪呢? 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