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天下群雄聚京城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京城。 紫荆城。 皇座之上。 正躺在龙椅上,捧着暖炉,叼着葡萄,看大殿美女跳舞的赵忠卿怡然自得。 美女还都是西域过来的异域风情。 没办法,就好这一口。 中原的已经不感兴趣了。 琵琶声悠然而起,伴随着异域风情们婀娜的舞姿而起,赵忠卿当即就要让人关门,饮上十碗鹿血,直接在大殿上浴血奋战的。 “咳咳~” 门外和珅的一句咳嗽打断了在场的舞蹈。 也打断了赵忠卿升腾起来的荷尔蒙。 “赵忠卿,你也就这点志向了,跟农民京城似的,除了看女人跳舞,你还会干嘛?” “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赵忠卿挥挥手,让异域风情们继续,“接着跳,接着舞,舞的最好的,晚上和我同席共枕。” 和珅也明白,毕竟如今城池外,情况糟糕,被合围在即,插翅难逃,这最后的关头放纵放纵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能日后就没生命享受了。 “有什么要汇报的?” 和珅走到跟前。 压着声音把此刻外面危急的情况禀报了出来。 “浙江那帮人找过来了,以范家为首,招募了二万余兵丁。” 赵忠卿眉头皱了皱。 “赵兄,当初你对江浙地区下的可是死手,光是从他们那就捞了有……六千多万两吧?” 和珅记得很清楚。 当初为了最大程度捞钱,赵忠卿这家伙用了一个全新的词汇,全新的方案,全新的设计,诱惑了江浙的十大家族。 那就是美轮美奂的——湖畔别墅! 湖畔别墅,顾名思义,湖边建房。 对比于京城的卧龙山庄项目,湖畔别墅明显要比它高的不是一个档次,无论是屋内设计还是环境各方面都是独此一份。 为了让这帮商贾世家们购买,赵忠卿不要命的对他们夸下了海口,定下誓言。 “华夏唯一 !” 华夏唯一? 我有说过吗? “你岂止说过,还又吹牛,说是乾隆下一个暑日就不去承德避暑山庄了,要来修建好的湖畔别墅避暑。 你还鼓励他们囤房。” 清朝全国二十多省,赵忠卿哪里记得过来,各省他都有忽悠,江浙地区的富人最多,无非就是忽悠的更厉害,还别说,从他们身上挣的真多。 一帮家伙疯狂囤房,卖给他们卖的是真快。 “你种下的孽,终究得吃了最后的果。足足二万多的人马,咱们如何对付啊?” 和珅明显有些着急了。 赵忠卿打了个哈欠,江浙地区的乡绅地主商贾阶级来找自己算账,是意料之中的,毕竟当初坑他们坑的最狠。 其余各地没有找过来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广州福建那边也有,你卖的海景房坑人不浅,听说纠集了一万人马,不过路途遥远,得需要一个多月路程方能抵达这京城。” “云南广西也有,那里民风彪悍,听说也纠集了一千人的队伍要过来,不过……” “不过什么?” “穷,没路费,一路上吃什么喝什么?那里的乡绅世族少,不愿意太花钱。” “那不就好喽,总而言之就江浙的来了呗,人和我预料之中的少太多。” 见到赵忠卿目不转睛瞥向台下 的舞蹈的 同时,又捏着一颗葡萄 塞进 嘴里,给人一种尽在掌握的感觉。 挠了挠头。 赵忠卿确认性的问道: “也就是说,现在京城已经被形成三面夹击之势了?北面没有阻吧?” 北面是赵忠卿万不得已的逃亡路线,也是生存之线。 如果未来和蒙古人做生意的计划失败,那他就指挥坦克群,往北方撤。 “没呢。”和珅摇摇头,毕竟北面就剩下蒙古人了,如今蒙古被故意分裂为无数小部落,即便中原有如今劫难,他们也没能力入驻中原,“不过,京城东西南方向已经被白莲教,丰台大营,江浙兵三方堵的死死的。” “现如今三方形成包围之势,短时间不可能动手。”赵忠卿深知中国人的瞻前顾后,坐收渔翁之利,坐山观虎斗,两败俱伤等等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三方之所以没动手,就是互相考虑太多。 这也难怪,毕竟白莲教是为了驱除鞑子,成为新的皇帝享受荣华富贵。清军方面是为了重新夺回北京城,掌控天下。 江浙的范光则是带兵前来讨债,三方各有目的,达成统一战线,难,难如登天。 看似自己深陷危机,实则,反而安全。三方互相掣肘,反倒让京城短时间内是安全的。 “哦,提醒下,白莲教纠集兵力达到十五万。” 面对和珅说出的如此庞大兵力。 赵忠卿只用了四个字总结。 “一盘散沙。” 白莲教宗教形式起家,但可以确定的是,十五万人里真正相信白莲教且忠诚的不超过一成。其余人,全都是混饭吃的。 “江浙的二万人马,你不在意,这 白莲教十五万众你还不在意,赵忠卿,我看你真的可能有些自大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