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历史拐点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风起塞外,大旗猎猎。

土军要塞,赵嘉立于城墙之上,看着越来越近的秦军,脸『色』肃然。

“踏踏踏!”

脚步声由远及近,为首一员大将乘坐战车之上,径直来到了城墙下面。

“吾乃秦将井忌,奉大王诏令,统兵两万助赵攻燕,还望城中守将能够放行!”

言毕,井忌就从怀中掏出了两国盟书,以及赵王亲自颁布的通关文牒,示意属下将其顺着吊篮送入城中。

韩仓成为赵之国相以后,投靠者不计其数,很快就压制住了庞暖这些主张合纵的派系,赵偃也决心和秦攻燕。

此次,赵偃可谓是雷厉风行,两国刚刚商议完攻燕事宜,就催促秦国派兵入赵支援。

秦国本不想如此快出兵,却又担心拖延下去会惹得赵王不快,赵国朝堂毕竟还有不小的反秦派系。

思量再三,吕不韦终究还是派遣井忌,统帅两万兵马进入赵国。

与此同时,秦国境内也开始大规模征调兵马,准备出兵攻韩。

赵嘉看着战车上威风凛凛的井忌,脑海中却想不起丝毫有关此人的记载。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

赵嘉眉头紧皱,感觉事情有些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对于井忌所统帅的两万兵马,亦是充满了忌惮与防备。

赵嘉所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确有井忌此人,不过其名却并未记载于战国策或者史记上面。

战国纵横家书记载:秦使井忌据赵攻燕,拔二城。燕使蔡鸟入秦,以河间十城封文信侯。

此书出土于1973年,该书共27篇,其中一部类似于战国策,有11篇内容、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赵嘉虽然没听说过井忌,却知道李牧在赵偃继位之初,领兵攻下燕国两座城池的事情。

史记: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结合战国纵横家书可以推测,正是在这一年,李牧、井忌二人联合攻下了燕国的两座城池。

这场战争,也正是秦国疯狂扩张的开端。

你道为何?

就在秦国派遣井忌联盟赵国攻燕之际,又令老将蒙骜领兵伐韩,接连攻下韩国十五座城池。

十五座韩国城池,让本就弱小的韩国丢失了将近一半领地,由于韩国北方紧邻赵国,丢失这些土地以后,也让赵国邯郸暴『露』在了秦国的兵锋之下。

紧接着,由于秦、赵联军攻燕之事,导致燕国上下惶恐。

燕王麾下有一大臣,唤做蔡泽。

蔡泽本为燕人,学有所成以后想要出仕,奈何屡屡碰壁,根本得不到重用。

无奈之下,蔡泽远赴秦国,为秦相范睢所看重,极力举荐给秦昭襄王,被授予了客卿职位,待范睢被罢免相国之位以后,蔡泽成为新的秦相。

可惜蔡泽仅仅出任了几个月相国之位,就被人恶语中伤,他担心被杀,托病辞掉了相国职位,这才得以保全自己,反而被封为纲成君。

秦始皇继位的那年,吕不韦派遣蔡泽前往燕国为官,到如今已经三年矣。

由于蔡泽曾在秦国担任过相国之位,倒也颇受燕王器重,眼看燕国被秦、赵联军攻打,已经有了亡国之祸,蔡泽就向燕王献计,以河间十城贿赂秦相吕不韦,破坏秦、赵联盟。

河间那块沃土,乃赵、燕两国共同掌管,若是中间加上一块秦国领地,还能为燕国减轻压力。

燕王虽然舍不得十座城池,可是考虑到秦、赵若继续联盟下去,燕国将有亡国之祸,也只得依计行事。

于是乎,赵燕王派遣蔡泽入秦,以河间十座城池贿赂吕不韦,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燕国十座城池。

不得不说,吕不韦这招玩得十分漂亮,先是和赵攻燕,既破坏了合纵联盟,给秦国攻打韩国创造了时机,又吓得燕国双手奉上十座城池。

燕、赵两国,都被吕不韦玩弄于鼓掌之中。

更夸张的事情还在后面。

吕不韦得到河间十城以后仍不满足,想要攻赵以广河间封地,就准备与燕国结盟。

为了保证两国盟约的有效『性』,吕不韦派遣张唐前往燕国为相,并且要求燕国将太子丹送到秦国为人质。

燕王欣然应诺,仗着秦、赵联盟破裂之际,仗着自己背后有秦国这座大山,遂起兵攻赵,想要夺回被李牧攻下的城池。

假如这个时候,秦国联合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