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极寒来了我不怕,家里有火还有猫 (第1/1页)

降雪量达到或超过每24小时30毫米被称之为特大暴雪,而特大暴雪是用深紫色来表示的。 在历史上,每一场特大暴雪都会给人类带来无可估计的损失,更何况是这个国家本来就已经遍体鳞伤。 这种情况下,来上这么一场特大暴雪,简直是要人命啊! “这是什么?” 赵德平心凉得透底,声音都快挤不出来了。 “这是气象部模拟半年后的卫星云图,根据反馈,这有可能是人类整个历史上最强暴雪。预计降雪量超过每24小时200毫米。” 老者的声音带着沧桑,无悲无喜的,像是在淡淡的陈述一个事实。 听见这话,赵德平又是一软。 200mm的降雪量转换一下,那就一天下去,积雪厚度能到3米! 这足够将一层楼埋下去啊! “怎么……怎么会这么厉害呢?” 赵德平心慌得不行,开口却是疑问句, “这个图……假的吧?你确认这个没标注错?写的是20mm吧?哈哈,我怎么看见上面的显示是20呢?” 听见这话,在座的众人眼眶一红。 赵德平不可能看不懂这上面写的字,他之所以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不相信。 不相信未来的世界会被白色覆盖。 事实上,在场的所有人,都希望是自己不会看。 他们企图推翻自己一辈子的所见所闻、推翻这一辈子学到的知识,来否定掉眼前的这张预报图带来的信息。 但——这是不可能的。 孙建国哑声开口, “老赵,我知道你很难接受,但是……这张预报图,上显示的就是200。而且这也不是瞎编的,是有根据的。” 听见这话,边上的人手指动了动,下一秒,一个动态的模拟气象云图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模拟动画的最后,地球被白色云层彻底包裹,再也不见一点颜色。 “气象模拟图具有时间限制性,总部没有办法预测到准确的时间,只能预测到一个大概。但是冰雪覆盖整个地球是必然的。” 一个被邀请过来参加会议的气象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赵德平见状,再也没有了力气,被孙建国搀扶到了椅子上。 周边的人看了,也没有说话。 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资料的时候,比赵德平的反应还要震惊。 办公室安安静静的,众人给了赵德平冷静的时间。 很快,赵德平也冷静了下来,他目光落在那张纸条上面,艰难开口, “资料跟纸条,谁先到的。?” “按时间推算,纸条到达的时间,比资料来的早。” “而这些资料,是绝密的,别人不可能得到,给我们送信的人跟送资料的人应该不是同一波。” 无人机来到官方中心的时候,正好孙建国在巡查,就看到了内容。 原本他还以为是恶作剧,示意手下将这个东西给扔了。 没想到后面被紧急召唤,所以当他看到这一份机密资料的时候,孙建国就立刻让人去找这张纸条了。 至于能不能凭借无人机找到纸条背后的人,那就不知道了。 知道这样的消息,哪里还有人手去调查别的事情啊? 不管怎么样,他们知道,这个神秘人对他们没有威胁就行了。 坐在最上面的老人开口, “时间不多了,我们总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很难,就选择不干。 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办公室里的一群人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长达6个小时的会议结束之后,众人心力交瘁,但却定下了关于未来工作的方向: 第1:在维持现状的情况下,从现在开始积极准备应对极寒来临。准备内容,包括衣食住行。 第2:往高纬度的地方寻找高度耐寒的植物。 第3:建造官方避难所 第4…… 林林总总的好几十条方向列了出来,在场的各位领导拖着沉重的躯体,走出了办公室。 看着窗外已经彻底黑下去的天,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的沉重,甚至丝毫没有感觉到饥饿。 从2033年8月21号暴雨袭击全球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了。 这些无时无刻期望能用自己的能力战胜自然,然后回归平常的人意识到: 末日——真的来了! 这是一场人类无法战胜的灾难。 人类能选择的,只有咬牙走下去。 去走这一条不知道尽头在何方的灭绝之路。 现在的他们只希望路的尽头,有生的希望。 —— 为了积极应对极寒的到来,官方担心引起恐慌,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众人这件事。 而是在这个节点,跟常年生活在高纬度的老大哥熊国进行了合作,大力开展种植高度耐寒土豆这个事业。 水培蔬菜的活也没有停下来,反而扩大了规模。 三个月的时间并不足以让麦子水稻成熟,研究方向也直接转到了生长周期短的蔬菜身上,争取能在极寒来临之前,存下更多的食物。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