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战争赔款 实力大增 (第2/2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两个岛的码头建立岸防棱堡炮台,完善防御体系,再招募训练两千多人训练,为后续舰船做好人员训练和储备。

但回来的萧震收到一个让他感到无奈的消息,天启元年九月,在萧震出航劫掠倭国时,永宁宣抚司的奢崇明杀四川巡抚徐可求,举兵叛乱。

大明的改土归流计划,在这场绵延十余年的叛乱中流产。

深感紧迫的萧震从倭国回来后,便开始催促原来订购的6艘炮船的建造,再追加了两成工银后,总算是顺利完工。

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六艘500吨级的舰船终于到了大陈岛。建造好的火炮被吊装上船,在东海一二三号上训练了七个月的水手、炮手也依次到位。

到天启二年中,萧震在大陈岛共有,三级风帆炮船8艘,260吨的炮船2艘(大陈船厂自己仿造1艘),水兵、炮手2400人。陆战火枪兵1000人,长枪刀盾兵1000人,陆战炮营600人,近卫队100人。陆战火炮6磅炮装备40门,12磅炮装备16门。

天启二年五月中,萧震将船队主官全部召集开会。

萧震准备再次截胡,因为此时的印度洋上有一支从天启二年四月出发,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组建的15艘大小战舰组成船队,搭载1000多名殖民者的士兵,准备攻击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并查探大明虚实。

历史上这支由荷兰和英国人组成的联合舰队,算是西方在东南亚殖民史上少见的大阵势。

六月底舰队到达澳门,打了十多天,死了三百多人,没能攻占澳门。

后来便逃到了澎湖,并在十月份封锁了漳州海面,掳掠大明不同商船上的千余人到澎湖强迫筑城,高强度的劳役造成五百多人死亡,剩余的近六百多人被送往巴达维亚作为奴隶出售。

直到天启四年大明福建巡抚南居益和福建总兵俞咨皋、守备王梦熊才率兵收付澎湖,但荷兰人逃向台湾,开始在东番经营。

萧震决定试着改变这段历史,联合葡萄牙人,先弄垮这支舰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