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不是序的序

全书25万字,每天都有更新,谢谢大家关注!

此书为初稿,可能有些逻辑错误和衔接问题,请读者敬谅!

关于勃朗宁手枪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战役展区里,有一支精致玲珑的手枪每天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一支比利时FN公司制造的M1900式毫米勃朗宁手枪。在中国有“枪牌撸子”的绰号。此枪的特殊之处是枪的握柄两侧有刘志丹亲手刻下的“抗日救国”4个字。

解说员每天都在给成千上万的观众讲述手枪背后的感人故事:枪的主人刘志丹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陕西渭华起义,与谢子长等一起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1932年夏,刘志丹率部转战数百里,歼敌1400人,缴获各种枪1200多支,建立了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支勃朗宁手枪,就是在照金镇一带打垮敌军后缴获的。

1935年2月,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所部连夺延长、安定、保安等6城,在20多个县建立了红色政权,使陕北、陕甘边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的落脚点。此时,中央红军长征已过遵义,*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刘志丹得知消息后十分振奋,便用小刀在随身携带的手枪握柄上方两侧刻下了“抗日救国”,以表心志。1936年4月,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在晋西中阳县三角镇与敌军作战时,他被敌人机枪子弹击中左胸,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此后,刘志丹使用过的这支勃朗宁手枪几经周折,于1959年由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为国家一级文物。

我党我军众多的高级将领和领导人都十分钟爱勃朗宁手枪;因为这种手枪结构简单,扁薄轻巧,性能卓越。它的设计者约翰·勃朗宁,是美国著名的枪械发明家,世界级枪械设计大师。批量生产前,比利时FN公司曾对此型手枪作过射击试验,射击了500发子弹,没有出现一发瞎火故障。1900年7月,比利时军队决定将这种枪列为制式手枪,正式命名为M1900式毫米勃朗宁手枪。该枪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品牌手枪,20世纪初曾被冠以“天下第一枪”美名。2004年夏,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首次公开展出的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的贴身佩枪,也是一支“枪牌撸子”。

M1900式毫米勃朗宁手枪主要技术数据:枪长163毫米,枪管长101毫米,枪重千克,装弹7发,初速295米/秒,有效射程50米。

关于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在中国东北使用,由于大陆特有的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枪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随枪机动作防尘盖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枪也同三八式步枪一同服役。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为有坂步枪。

枪的命名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枪结构简单,采用改进的毛瑟步枪的毛瑟式旋转后拉式枪机,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发射口径枪弹,射击时后座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但是×50毫米枪弹杀伤威力不足,弹头飞行稳定,虽然侵彻效果好,但是高稳定特性,使得杀伤力反而不高。虽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它的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发生膛炸时几乎都是枪管爆裂,少有枪栓突耳断裂的情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在太平洋岛屿战斗时使用这步枪的日军狙击手对美军造成很大困扰,非常难以从枪口火光发现狙击手潜伏的位置。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可装在枪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进行劈杀。

三八式步枪也曾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解放军手持的步枪就是三八式步枪。朝鲜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中国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继承了其前辈村田式步枪的特点,那就是弹丸初速高、瞄准基线长、枪身长。这样的特点使三八式步枪射程远,打得准,也适合白刃战,不但日军喜欢用,中国军队缴获后也喜欢用,战前还从日本进口过一批。但是它也有缺点,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