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跑了 (第1/2页)

“父皇,今日事情很多吗?”司嫱轻声问道。 “唉,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很多事情都需要朕亲自批阅,这还是拿了一部分奏折去东宫的原因,不然朕可能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 司廷叹息道,这段时间,他感觉身体大大不如以前了。 有时候已经有心无力了。 在批阅奏折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父皇有没有想过改变一下朝廷的制度呢?”想了想,司嫱还是说道。 在司嫱前世的时候,就有一个朝代使用过一个制度:那就是内阁。 内阁制度的建立,加强了皇权,标志着皇权的高度集中。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学士一般由皇帝亲自任命,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内阁学士的职责包括:顾问、票拟、批答奏章、起草诏书等。其中,票拟是内阁学士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票拟就是对中央和地方各部门上报的奏章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 内阁学士票拟后,皇帝再用红笔进行批示。 如果皇帝同意内阁学士的票拟,就会批红;如果不同意,就会发还内阁重批。 如果内阁学士认为自己的票拟正确,但皇帝不同意,内阁学士可以封还诏书,要求重新票拟。 内阁制度的建立,使皇权得到了加强。 内阁学士虽然权力很大,但他们只是皇帝的顾问,不能直接处理政务。 这样,皇帝就可以通过内阁学士来控制朝政,避免了皇权旁落。 同时,内阁学士也可以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内阁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内阁学士的权力过大,容易导致内阁学士与皇帝之间的矛盾。 此外,内阁学士之间也存在矛盾,这会导致政治斗争更加激烈。 “什么制度,说来听听”听到司嫱有新的想法,司廷眼前一亮,目中出现了一抹期待的光芒。 随后司嫱将内阁制度的利弊都说了一遍,司廷陷入了长久沉默,而司嫱则是悄然离开了议政殿。 当司廷反应过来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让福全去将司光贤叫过来。 父子俩商量起了内阁制度的事情。 ...... 另一边。 霍均带着人手出了北明关,朝着草原的方向赶去。 几日前,辛吉木传来信息,说因为中原诸国联合攻打草原的事情,草原居民大量抛售牛羊,而他趁机购买了大量的牛羊。 但是因为中原诸国的联军在他们的中间,所以辛吉木过不来,传讯过来让霍均带人去接他。 知道有大量的牛羊之后,霍均在第一时间就整顿军马,带着两万骑兵朝着辛吉木的方向赶去。 此时。 诸国联军正朝着草原进发,不过他们的速度并不快,几乎都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几日后。 “踏踏踏踏” 大陈的大军后方,一阵轻微的地动山摇传来,陈熙瞬间下达了命令:“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根据现在地面的颤动来看,后方的骑兵至少两万余,大陈的大军瞬间紧张起来。 大军还未靠近,一个‘霍’字旗就出现在陈熙的视野之中。 没多久,那人就靠近了:“参见陈将军,我奉霍均将军的命令前来通知陈将军,后方的骑兵是大魏的军队,此去草原有点事,还请陈将军不要误会” ....... 随后,大陈的大军继续开拔,而霍均则是带着大军从大陈的大军旁边直接穿而过。 丝毫没有停留下来的意思。 “将军,我们要不要派人你跟上去看看大魏的人是要干什么吗?”陈凡在一旁问道。 霍均突然带着两万骑兵进入草原,要说是进来闲逛的,狗都不信。 “不管他,我们按照原定路线继续行军,这场战争是大陈牵头的,要是大陈不最先抵达,其余人是不会出现的” 陈熙想了想,拒绝了陈凡的建议。 虽然他也好奇霍均出现在这里是为了什么,但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明显不合适。 随后,大军继续开拔,而霍均则是带着大魏的骑兵朝着辛吉木的方向靠近。 另一边。 在得到大陈等国的大军开始向草原进攻的消息之后。 草原王庭的人也都集合到了一起。 “大王,让我带领大军前去,保证将这些两脚羊打得落花流水”一个浓眉大眼,长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说道。 “大王,中原诸国联合起来欺压我们,这口气绝对不能不就这么算了,我愿为先锋,带着匈奴勇士杀向敌军,定能占敌将狗头” 另外一个面容略微儒雅的男子也开口道。 眼中杀气弥漫在整个帐篷之中。 随后,其余人也都是纷纷开口,都是要和大陈等联军大战的态度。 “今日叫你们来,不是作战的,而是撤退”匈奴可汗的话刚说完,整个帐篷内的人都震惊了。 “撤退?为什么要撤退,我们匈奴大军又不是打不过他们,” “对啊,敌人人数虽然多,但是我匈奴勇士完全可以以一当十,” “可汗,这撤退太影响军心了,如今勇士们都等着两脚羊送上门来呢” 。。。。、 匈奴可汗的话刚说完,所有人都开始反对起来,匈奴可汗的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