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鬼子的决策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这样一来,就是放开路让鬼子“关闸”。 潘磊看了看都闭着嘴的参会人员,于是问道。 “这样一来,我们由南北两面受敌,变成四面受敌,也不挨着太行山。是不是有点冒险,况且利处并不明显。” 袁飞淡定的笑了笑,说道。 “我反而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由南北受敌变成四面受敌,就是我的解决办法。 你们想想,如果西接太行,东临东海,鬼子的四个主力师团会怎么布置?” “我可以肯定的说,一定是南三北一,一旦鬼子有任何优势,我们的部队只能的往北移动,那就是把我们往他们的窝里赶,这是兵家大忌。” “换为四面受敌,示敌以弱,那鬼子的重心就被被我们带着走,很有可能,直接开始打歼灭战。 相比起硬碰硬的决战,被赶着向北运动更危险。” 这就是袁飞破苇名留下的“势”的办法。 “好了,下去准备吧,鬼子的包围圈合围应该还有10个小时才能完成。 还有条件送出少量人的二纵、山纵,各自抽调100名营连副职,团副职各自五个吧,送出来。 潘磊:“老袁,去哪里,我怎么不知道?” 袁飞随即把那封电报递给了潘磊,倒不是没给他看,是他没有抓住重心。 “这没问题啊,和抽调干部...有什么关...” 嗯? 潘磊的眼睛很快就看到了,“以独3支队为骨架,组建新都桥大纵队。”随即说道。 “这事...” 袁飞:“还是得你去协调啊!” 什么意思呢,就你袁飞要是觉得兵力不够,就可以从当地八路抽调人员再组一个纵队。 新组纵队,现在只有独3支队,和豫地打游击的徐士有机会。 豫地太远,而且没有足够老兵。那最好就是鲁地的独3支队。 潘磊:“鲁地组建纵队,估计也有人不高兴了,现在人都说咱们是仗越打越大,血越吸越多啊。” 毕竟晋察冀、太行的主力老兵都被吸了一半了,现在又去吸鲁地,难免有点。 袁飞:“新兵可以从豫地抽调,着重点就是新老比例不能低于1:3。” 随后袁飞给空军下达了命令,想办法给小和号来上几炮,让他动不了。 ... 15小时后 北平 冈村宁次起初并不奇怪,袁飞居然如此配合。 很显然,这个用自己千辛万苦发现的千里马以死换来的“势”,不是那么容易破的。 袁飞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是必然的。 即使冈村自己去指挥,也只能一样的办法,先收缩兵力,再寻找机会。 不在阻击必然能完成的包围圈上浪费兵力和宝贵的补给。 毕竟谁都不会愿意直接舍弃四分之一以上的部队让其他部队退走。 除了最后时刻莫名其妙的打了两场大阻击之外,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袁飞收缩,我们就前进!传令...” “按照遇到计划执行!” 可很快,现实就打了他的脸,从他的视角看,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四个主力师团,南三北一,通过在南面的猛攻猛打,把袁飞不断往北逼。 可这样一来,在北面的第10师团,要遭受巨大的战损。 第10师团,意见很大。 但这是其次。 主要是,一场战役,两个大将,这不是... 而指挥穿插部的坂原征四郎就不认同这种说法。坂原看来,不需要继续往北,在这里就可以进行大的歼灭战。 随即给人在北平的冈村宁次发去电报。 “苇名君所设计之包围圈,足够我们消灭如此数量的八路。我认为,不应用10师团之巨大牺牲,换取额外的优势。 战场之关键,在献县、雄县二地。 如果攻克北方雄县,八路生存空间至少要被压缩2000平方公里。而攻克南方献县,则能压缩2500平方公里以上。 届时,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几个县的地方,堆积20余万敌人。 就是决战之时机!” 冈村不想在内部先出问题,况且坂原的看法同样十分可行,于是加了几点。 “坂原君高见,是否可以这样,在雄县和献县中,优先攻击南面的献县。” 坂原的电报回的很快:“我认为可行。” 冈村又发了一封:“我们可以将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线发起中小规模的攻击战,以消耗敌人为主,持续7-14天。 消耗敌人的弹药储备。 第二阶段,拿下高县、献县。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第三,就是总攻!” 坂原:“完全可行!不过我没记错的话,这是苇名君留下的作战计划中,决战的计划吧...” 仅仅24个小时,鬼子就完成了战略调整。四大主力被布置为北二南二,北方第18、33师团,南方第5、6师团。东西各有沧州、保定两个坚城。以杂牌为主,伪军为辅。 不到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近60万的军队,这就是决战。 尤其是鬼子35万兵力,足有265个步兵大队,还有4万余伪军协助作战。 坂原下达的命令。每12个小时内,至少要有120个大队处于攻击中。不以歼敌、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