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以退为进 (第1/2页)

“怎么又是他活着回来了?把他带进来!” 位于明斯克的三德子指挥所,“迈耶”本尊赫尔曼.戈林亲临。 飞行员理查德.施特劳斯怯生生的走了进来,因为和集团军司令是一个姓氏,也不好直呼其名。 心里还在嘀咕着:“什么狗屁猎狐人蒙哥马利,我看就是沙漠之鼠!” “看起来是我精湛的飞行技术得到了认可。在燃油不足的情况下靠高超的飞行技术飞到了明斯克迫降。” 眼前的戈林似乎也很给面子。 “你仔细说说,你是怎么回来的,我们都是你的学生。” 随即示意飞行员坐下,今天除了他,屋子里起步中将。 戈林想从幸存者身上找到击垮东方神隼的办法,起码知道怎么逃脱。 但飞行员的上司脸上已经是肉眼可见的紧张,他太清楚这个玩意儿的尿性了,飞行技术绝对顶尖,但是非常喜欢跑。 “我从编队里脱离...我在那个有烧毁的木屋的村子开始超低空飞行...我至少出过11次任务,我对东方人的高炮部署非常熟悉。” 已经有人拿出了笔记本,不难看出,这位飞行员有非常严密完整的规划。 接下来的东西一定是他们想要的办法,帝国雄鹰对付东方神隼的办法。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他绘声绘色的讲述自己如何凭借微小细节来判断哪里有高炮,哪里没有巡逻飞机。 “等等,也就是说,你全程没有和敌人的飞机交火?” “元帅先生,如果在3000米的高空决战,我有信心击落东方神隼,但我认为我们接到了非常糟糕的命令。” “居然是我们在数量上劣势,而且过于分散,这种情况下,不让他们看到,就是唯一的办法。” “但有一个优点,我们的机炮更强,我在返航途中驱离了8架东方神隼。” 翻译一下:我觉得可以把锅甩给陆军,因为他们自己神经病,不冒炊烟了就急得快尿了,说不准是人家领导今天过来视察呢? 甚至是明天,提前一天开始抓表现不也很正常? 我顺利的从8架飞机的围攻中逃走。 而且照片是我带回来的,北野的装甲主力根本就没动。 确定自己没有错,说话也硬气的很。 戈林想了想,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 “向元首发报,我对东线战场的空中失利负全部责任!” “...”乱七八糟一通。 “情报上完全出现了误判,我不想怪罪情报部门的同僚,但不排除已经被敌人渗透的可能,最新的消息也表明,Fly.Monkey的手下有一个强力的情报部门。” “他们能从本子本土搞到科学家,而且有消息表面,北野前任政委Lei.Pan是明确反对出境作战的!” “...” “这个谍战大师非常擅长间接控制,为他工作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是间谍,从他们在本子本土绑架科学家的手段上就能看出。” “我不由感慨,咱老德意志人木啊,该学学了。” 也是乱七八糟一通。你说这样的东西对决策层来说是什么?一个字——屎!既浪费时间,又说别人坏话,也没有明确结论。 但是希儿嘛,喜欢指手画脚的这个习惯改不了,身居高位带来的信息密度和阅历,能让人经常感觉某个方面的专家说话很“片面”。 最简单的例子,军工说:“这个改动不行,不用钨和锑,可靠性不够,就是工业垃圾。”从设计上是这样。 但希儿的视角不是这样,本土没有这两种金属,需要和娘希匹换,到时候打起来了根本送不过来。 从专家角度看,仓库里的两种金属都能生产架飞机了,已经是4-5个强国的总和。但希儿明白,战争机器跑起来就完全不一样。 他有些时候就是喜欢听细节一些,搞懂下属究竟在顾虑什么,想些什么,再用他的大视角加工一下,多数时候...也是有用的。 戈林也乐意多一些互动,成为元首亲密无间的战友。 开始了报告的重头戏。 …… ……赫尔曼.戈林的辞职申请…… “我们被欺骗了,我们研究了袁飞过去三年的所有战报,此人极度喜好大兵团决战,但侧重点在于陆军决战。” “对于空军的态度,历来是,只要不拖后腿就好,能提供一点点帮助就是大功。” “尤其以被称之为关外区域的决战为最盛,此时本子盟友的战机还受到毛子的牵制,能用于所谓辽西走廊的战机数量并不如袁飞。” “但袁飞选择在雪中急进,速战速决,极力降低空军对战争的影响。” “况且东方神隼目前是敌人在东线最好的战机,兼顾极大的区域,我们习惯性的认为袁飞保持了对空军的漠视。” “另外两点原因也是我们做出误判的关键因素。” “其一,从过去一段时间的行动看,陆空完全没有配合,就像给空军丢了一个——尽量保证空中制空权的无脑任务。” “其二,北野的空军指挥部设在Msk...”(迈耶可以写细点,我就不能写细了) “在基洛夫之耻后的第17天,我们继续遭遇了奥廖尔之神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