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新的行动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自11日至14日,四纵连战三天两夜,前进140公里,先后突破42师团(两次)、独混5旅团的三道防线。 前队,已经来到了海河边,甚至在一些阵地,已经能远远的看到海面上有条大船。 冈村宁次没有过度追究42师团、独混5师团撤退的问题。 重新组织了42、52两个师团、独立混成5旅团,两万余伪军。凑了7万多人。 准备将四纵拦在海河以南。 原本的计划倒是十分狠毒,以海河北岸为主要阵地,烧掉了南岸所有船只,炸掉桥梁。 以海河作为防御的天然防线。 不过这样的计划只是想想而已,李云龙追的十分紧,42师团,根本甩不开四纵。再者,炸掉桥梁鬼子自己也不好撤。 最后的防御重心只能放在了海河南岸。 ... 李云龙清楚的知道,只要越过这条防线,他的面前将毫无阻隔。 而现在,四纵没有第一时间抢下海河上的桥梁,船只也在鬼子的控制中。 到这里想不减速都不行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即可,经过三天两夜的追击,他已经从这个包围圈的南侧,转移到了包围圈的东北侧。 37师团不得不从一线撤下来大量部队,提防李云龙突然西进。 “极大的”减轻了沈泉三纵的正面压力。 将沈泉的正面之敌,由“敌10、33、37、53、54五个师团加上战车联队,炮兵集群和一众乱七八糟的支队,合计15万敌人。”变成了“敌10、33,半个37师团...14.1万敌人。” 如果李云龙抢先过了海河是一种打法,他没过就是另外一种,这都是提前算好的。 现在就是另外一种了。 正面战场沈泉至少一挑七,旁边一纵没有完全下场,以侧翼帮忙为主。 而变招就在这里。 山纵完全脱战,完完全全是脱战部队。 包围圈西北侧的105师团,位置不太重要,这就是之前说的太行山脚下随便派点杂牌守着就行了。 所有人都清楚,第二个突破口,一定就在这里。 山纵已经做好准备,这不仅仅是指战员层面的,每一个山纵战士,都有一种说出来有些伤和气的自豪。 一纵牛吧,人最多(现在不是了)、炮最多、战绩最好。二纵呢,一战拼光第五师团,一时间名声大震,加上狂风下令撤出白洋淀,看上去好像是怂了,貌似已经以第一主力自居了。其他的都没人提。 咋样,不照样是咱山纵擦屁股,给上关键一刀。 一时间,那是摩拳擦掌,路过个什么村,刚好遇着其他兄弟部队的人都是一副自来熟。 “你是...哦哦哦,一纵的啊,咋钢盔都没有捏,兄弟马上去收拾小鬼子了,完了兄弟我给你带俩玩玩。” ... 当这样的情报送到冈村宁次桌上的时候,他觉得在情报方面的投入太值了。 山纵对105师团 双方人数相差不大,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 冈村就是想不明白,袁飞为什么觉得他的山纵能成为破局之点,撕开这个包围圈。 至于一纵,谁都看得出来只用了两成力,也是一副要作为机动兵力,砸下定音一锤的样子,但是人还是在那,有鬼子主力盯着,冈村反到不急。 就在当晚,山纵出现在了包围圈最西侧,迎面撞上105师团的主阵地。 所有人都以为这将是一场大战的时候,山纵在交战一个多小时后便退出战斗。 于五小时后的凌晨在发生交战的位置南部七里,再次发起突袭。 105师团同意反应迅速,师团长洋洋自得的给冈村宁次发报。 大意是,自己从第一场交战中发现,八路十分急切的想要突破防线。 而自己布置防线的时候借鉴了...固若金汤,八路无法突破。 肯定想另外找地方突破,所以连夜组织了4个大队到八路的下一个突破点等待,而且自己准确预言了敌人第二个突破口的位置。 “八路7天之内,绝对无法前进一步!” ... 北平 凌晨两点半 “哟西,倒是很有预见性啊,这个.....嗯?....” 冈村宁次被迫起床,顿了一下之后马上反应了过来。 “真是自以为是的家伙,他的主力南调,不正中了八路调虎离山之计,八路的一纵只要分出一个支队就能冲出105师团北部薄弱的包围圈!” “想来,八路的一纵已经开的从薄弱处突破了吧...” “可惜,我早有防备。” 冈村宁次到没有太过于着急,他留了后手。 这是八路的惯用战术,在局部搞大动作,想办法调动敌人的部署,创造战机。 此时鬼子一个4000多人的支队,已经补上了这个空缺,这是冈村的预备队。 “让早渊支队直接汇报战况,八路一纵派了多少人突围。” 十分钟后。 “早渊支队汇报,他们正面是八路的装甲支队,而且遭到了猛烈的炮击...” 纳尼? 一纵不动吗? 再说了,八路的装甲支队、炮纵昨天不还在三纵附近活动啊,怎么突然出现... “不对!有问题。早渊支队,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