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安保协议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这女人果真是个行事谨慎之人,墨迹了这么久还在犹豫。

在王浩看来,这还有啥好犹豫的,就找个没啥军事意义的犄角旮旯,划个圈圈,互惠互利的事情,谁也不舍得破坏不是?战事蔓延?绕开就是了嘛……

难道是她还在怀疑这其中有诈?可以写保证书哇,由皇帝亲自签署的保证书,份量还不够重?

一厢情愿的王大人就差拍胸脯保证了,丝毫不在意这件事的本身有多么的荒唐。

说荒唐其实也不荒唐,宋辽边境本就有互市的榷场,只不过此时还没有正式的场所,两国商贾之间的交流也没有专门的官府监管。

然而在原本的历史中,赵二登基之后就在河北正定设立了第一个宋辽两国的榷场。

只不过这榷场贸易也确实没有在战事未熄时还继续开着的先后例。

“可在霸州设立榷场。”

赵匡胤再次开口道,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何会帮忙想着促成此事。

霸州?拒马河边上,目前是宋辽国的交界线,差不多就是条水长城的存在。

又想到这霸州离天津也没多少路了,要不就直接设到天津的海河边上去岂不是更好。

够角落,基本不会被战事干扰,水路方便,还可以直接出海,可以为以后的海贸打下基础,着实是最佳地点了。

于是便不假思索的开口说道。

“将榷场设在天津也不错。”

“天津?”

“天津?”

赵匡胤与萧后同时疑惑的看向王浩。

“对天……津”

话说一半,才突然想起,这时候哪有天津呀,失误失误。

于是果断的从身旁搬出了那个奇怪的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便从中翻找起来。

这时代不光没有天津,连个标准点的地图都没有。

而且此时的地图,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在街上随便买到一份的。

此时的地图,属于国家机密文件,而且是属于军事级别的机密文件,一般人是不能私藏,更别说拿给敌国人员观看了。

因此自己的这份地图,还是向赵老大特批的,此时翻找出来,当然也不会拿给萧后看,指出来天津在哪。

只是想看看这时候的天津叫啥名,不过很遗憾,这地图不但极不标准,上面标注的地名也不少的可怜,并没有标注天津所在地的地名。

而且从这地图上看,这霸州距离天津的距离似乎也有很大差距,包括上面画的海岸线,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估计绘制地图的人根本就没去海边实地测绘,而是凭着感觉胡乱描了一笔,那渤海湾几乎都快被描平了。

于是只得打个哈哈道。

“霸州也挺好,或者我们可以再往东,在靠近两国的海边设立榷场,不过具体设在何地,最好还是去实地考察一番为妙。”

还没等俩人反应过来,王浩便抽出一份拟好的文件,直接起身欲拿给对面的萧后。

这就么个小小的动作,也令的对面的那些护卫警惕不已。

“镇定……外臣只是拿份关于设立榷场的若干条陈给萧皇后。”

小心翼翼的将手中文件交与其中一个护卫,便快速的回到了己方阵营。

“萧女士,这是外臣所立的榷场条陈,您可以拿回去先行过目一番,基本上能考虑到的,外臣皆以在上面一一列举,萧女士若觉得有不妥之处,尽可以提出来,咱们可以慢慢商量。”

文件很厚,足足十几页,且都是硬笔所写,字小且密,外加几页自由贸易区的平面草图,极为详细。

“如此也好,朕拿回去之后自会细细查看,若确实可行,自会遣使过来与王先生商榷后续事宜。”

萧后翻看看着手中的文件随口答道,然而刚刚翻开第一页便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

当然不是为上面的优美笔记所吸引,文件的第一页,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通篇只详细阐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协议签署期,必须派专人保证双方相关负责人的绝对安全。

这也是王浩最为在意的一点,或多或少,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时代总有一种深深的疏离感。

这种疏离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极度缺少安全感,尤其是看到战场上那些横尸遍野的恐怖场景之后。

总感觉生命是那样的脆弱,在这个只有刀枪剑戟的冷兵器时代,生命的脆肉程度,相比后世拥有各自核弹航母的现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