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父子相见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一道无比熟悉的身影在黑夜深处一闪即逝,然而即便只是这一闪也以足够。

杨延昭轻唤一声爹爹,不管不顾的便朝着坡下奔去。

“和尚快,拦……拦住他!”

眼见着小六从自己眼前一闪而逝,王浩伸手却抓了个空。

率领那一支敢死队的是他爹爹,是那个杨业!这是想直接冲到赵匡胤的中军大帐来个擒贼先擒王?

这也太天真了,不是说战场宿将,素有谋略嘛,怎会做出如此天真的事。

这一趟怕是要害了自己也害了你的儿子呀!好不容易说服他放弃入城的念头。

来不及多想,王浩也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夜袭队伍仍旧在踏着同伴们用鲜血铺就的路上艰难且缓慢的前行,惊涛虽猛,却始终无法越过坚如磐石的堤坝。

很显然宋军营盘的坚固程度,远远超出了这支奇袭队伍的预估,你刘无敌是一代名将,然而,他赵匡胤更是征战半生,历经无数战火锤炼的开国之君。

渐渐的,海浪拍打堤坝的声势减小,此时,千人的夜袭队伍,所余仅仅两百余骑,且个个带伤,距离彻底覆灭只在转瞬之间。

四面的宋军却在逐渐收缩,夜袭队伍的突破,也已转变成竭力突围。

“爹爹!”

少年悲呼在嘈杂的厮杀声中尤为刺耳。

团团围困之中,嘶吼突围的中年将军闻言一愣,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当头而下。

“昭儿!你怎会在此!”

突围的众人惊闻将首的这一声虎吼,队伍顿时便是一滞,最后一丝的生还希望也随之消失。

“爹爹!”

杨延昭双腿一曲重重的跪在地上,最想见到的人,出现在了最不想见到的场合中,内心痛楚,犹如刀绞。

包围圈的另一头,赵匡胤轻抬右手,逐渐收缩的军阵亦随之停住了脚步。

“回去!回去!”

“爹爹!”

方才还是激烈无比厮杀场,瞬间便成上演了一幕父子间生离死别的苦情戏。

“杨将军!此情此景,比之当年杨重贵如何?”

此时,赵匡胤出现在了包围圈的另一头。

而此话,却另有所指,当年还是麟州刺史的杨信弃北汉而投后周,却将其子杨重贵留在了北汉,至死都不曾相见。

“各为其主,无可厚非,某之所求,无非君臣之道,望赵管家善待城中百姓!”

刘继业说罢丢掉手中长枪,抽出腰中宝剑置于颈项,对着另一边的杨延昭吼道。

“既已投宋,你我父子情义,就此恩断义绝!”

便再不看近处的独子一眼。

“爹爹不要呀!”

咚的一下,杨延昭以头触地,重重磕下。

“昏君无道,认贼为父,杨将军所谓君臣之道,道之为何?”

眼见着小六他爹举剑便要自刎,王浩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能就这么去了呀,幸好,赵老大及时开口,长剑顿时一滞。

“回吧!今日除夕,幼子仁孝,带回去见见他娘,城中百姓的活路,杨将军自己去挣!”

“赵官家不担心纵虎归山!”

刘继业闻言,自知赵宋皇帝有招揽之意。然而这一步,自己是迈不出去的。

“笼中之虎,何所惧哉!”

心中惜才的赵匡胤有此一举也是无奈,良将难求,然而今日怕是留不住,倒不如放他父子俩回去,或可能还有回旋余地。

话毕,包围圈的后方便让出了一条通道。

杨延昭抹了把眼泪自地上窜起,剥下一件死去军卒的外袍胡乱套在了身上,头也不回朝着自己的爹爹奔去。此一去便是有去无回,然而至少能与家人团聚。

此情此景,王浩也无力阻拦,更无理由阻拦。

但是!这一走,极有可能便是永别呀!从京中带来的土特产还没拿呢!

脑子一热,行出几步,朝着对面的赵老大匆匆一拱手,便也剥了件外袍跟了上去。

赵匡胤见此情景也是一愣,虽知王浩用意,然而此一去,凶险万分,着实有些不妥,这小子,自己还要用的,别到头来弄个赔了夫人又折兵。

正犹豫之际,又见有一人急匆匆地跟入了人群,而王浩那小子却已混入人群消失不见。

“有这一路的情谊在,保他周全应是不难。”

最终赵老大也只有这样安慰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