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里应外合 (第1/2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还有一个法子,趁着城中人心不稳,挑起矛盾,发动群众搞一次暴乱,直接杀进皇宫去,取了那北汉皇帝的狗头。

想法很好,然而比打开城门迎宋军入城更不切实际。

不说这暴乱发不发展的起来,即时发展起来了,攻入内城甚至皇宫也需要不少时间。

如今的太原城内,虽说已经是民怨沸腾,是发动叛乱的大好时机,但也正因如此,皇宫的守卫更胜于往常。

那些拿着木棍饿的半死的城中百姓,一时半会怕是攻不进去。

若不能一蹴而就,到时那刘继元请了城外的辽军入城帮忙镇压乱民,不但造成百姓无辜枉死,更有可能引了部分辽军入城来镇守城池。

显然,引发暴动没有里应外合引宋军入城来的稳妥。

可以选择的方案极少,绝对稳妥的方案更是没有,尽管将小六他爹推倒在了床上起不来,让里应外合开城投诚有了一丝可能。

然而,却也因此失去了最大的臂助,仅凭自己与和尚两个对城中情况一无所知的外行,加上敌国主将的一个幼子,这难度,显然是有点高了。

辗转反侧思来想去整整一夜,越想越焦虑,越焦虑便越是拿不定最稳妥的方案,然而时间不等人,天刚微亮,王浩便起床,用冷水狠狠的擦了一把脸。

首要任务便是递个书信出去,与城外的赵老大取得联系,约定好入城的时间,地点。

时间最好稍晚时分,佯攻一日待守城军士因疲惫而放松警惕之时最为稳妥。

至于地点,只有南面城墙与城墙正门可以选择,各有优劣,城门处防守最为严密,然而一旦打开,便可以如潮水般涌入。

城墙防守相对松散,可选择性更高,只要控制住了其中一段城墙,作为宋军入城的突破口,便能做到出其不意。

然而这需要更为精密的里外配合,不但要让城外宋军提前知晓从哪一段城墙作为突破口,更要保证控制住那段城墙的第一时间,便让宋军的攻城队伍完成登城。

因此,与城外宋军取得联系,便也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不是简单的传个通知过去,让他们做好准备,而是需要时时联系,约定好何时何处可以登城。

杨延昭也早早的找到了王浩住处,郎中说爹爹病情倒无大碍,静养几日便好,只是整个人的精神都跨了,短短一日,便苍老了许多。

“小六,可有法子将你小志哥送出城外?”

“可趁夜色借绳索出城,只是,王大哥若要谋事,且待小六与军中将校知会一番才好。”

“不可不可,此时还不宜透露,万一走漏了风声,岂不坏事。”

翻墙,和尚是行家,上次在老徐家后院王浩便见识过,应当能成,又听小六说这就要去拉帮结派,连忙出言阻止。

“此时不说?何时再说?”

“待谋事之日再说不迟,至少也要等收到了城外的回信再说。”

“王大哥此言差矣,既然决意要谋成此事,便不能有所隐瞒,该信任的人还是得放胆信任。

小六的爹爹在军中谋职多年,颇有名望,还是有些能信任的部下的,包括那日夜袭回返一部,不就已对刘官家的盲目出击颇有微词,乃是一大助力,皆可放胆信任。

提前告知,也好提前谋划,若待谋事之日才作知会,岂不仓促!”

王大哥尽可放心,说服军中将校之事交于小六即可,家母亦会从中相助,断然不会横生枝节。”

王浩闻言一愣,家母?对呀!小六他娘可不是普通的家庭主妇,这乃是大名鼎鼎的佘老太君呀!再说了,她娘家的两个兄弟此刻便在城外葫芦口驻防呢。

想到此处,信心大增,看来自己还是太过谨慎了些,当即便让小六前去联络军中将校,自己则取了纸笔书写书信。

还玉这些天仿佛是失了魂一般,完全无法再参加工作,连每日的例行晚课都暂时停了。

这个年过得也忒糟糕了一些,孤零零一个人不说,那个男人!还狠心的抛下她娘俩,去了如此危险的地方,这太不负责任了。

你要是不回来,老娘一定改嫁!站在矮坡之上遥远远处的太原城,还玉在心里愤愤的想着。

冬日的天,黑的特别早,一天又将过去,她便在这里等着,望着,盼着,盼着前方那座残破城池的残破城门能在下一秒缓缓打开,盼着她男人从里面完好无损的出来。

“徐教官,回去吧……”

柳月娥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还玉身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