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镶了金的宋兴国 (第1/2页)

宋兴国失魂落魄的走在泥巷子里,泥泞沾满了鞋边,像是一道道枷锁,不断的施加重力。 大雨落在头上,顺着脸颊流到心间,透心的凉意直入心底。 宋兴国目光有些呆滞,他一直以为他这个官做的很好,但没想到现实却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这巴掌比仰兴言打在他身上的那一拳又一拳还要疼上百倍千倍。 宋兴国自小便在紫云院内长大。 他的父母都是紫云院的书生,相逢于紫云院,又相爱于紫云院。 更是生下他,所以他从小便在满是书声的书院中长大。 自幼受到熏陶的他,从小便刻苦钻研,认真学习。 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那人告诉他,他有很多学问,问他想不想学? 宋兴国先是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很多是多少? 胡子花白的老人告诉他:有一百个你父母那么厉害。 于是这个有些愚笨的书生便拜了那个胡子发白的老人为老师。 这一句老师,便喊了他半生光阴。 宋兴国这半辈子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出过紫云院百里之外的地方,这还是唯一一次。 而他有这个机会还得得益于那年自己的父母为了对付妖魔而丧生于妖魔之手。 当今的皇帝陛下念及父母以身镇魔之故,在一众大儒的联名提议下,宋兴国孤身一人来到了江南,当起了这个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江南知府。 初到这里之时,不少人对自己冷眼相看,甚至隐隐有架空他的权利。 宋兴国非但不怕,反而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因为他敬师若父的老师告诉过他,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就没人敢欺负他。 想起那天,江南各方势力联手试图羞辱于他,却被他一个圣人弟子的名头,压的喘不过气。 回忆起他离开书院的那天,老师问他:你觉得做官是为了什么? 宋兴国想了想回答道:为了天下苍生,黎民百姓。 老师轻轻摇了摇头道: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但他的分量你可知有多重? 宋兴国先是一愣,认真想了想,随后苦笑道:学生不知。 老师轻轻拍了他的肩膀四下,在他面前竖起了三个手指:三件事。 第一件,恪守本心,公平公正。 第二件,明察秋毫,体恤民心。 第三件,知百姓苦,明百姓难。 至于为什么是拍了四下,天知道是什么意思。 宋兴国不知不觉间已经穿过泥泞的泥巷子里,脚下的泥土路再次变成青石板铺上,明明是同一座城里。 宋兴国回到衙门,走进衙内。 失魂落魄,狼狈不堪的模样惊坏了一众官员,不少人开声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却都被他一一忽略而过,只是死死抱着怀中的木盒。 想想这些年来,圣人弟子这个名声太好用了,好用到他已经不相信有人敢欺上瞒下,不敢搬弄是非。 倘若摘去这个身份,他还能和江南的各方势力平起平坐吗? “赵将领。”宋兴国眼神空洞的开口喊道。 一个身材有些宽大的官领走了出来,“宋大人唤我?” “上次拨给你的银两你都用完了吗?” “回大人,已经用完足足有五日之余。但我家族长深知宋大人见不得百姓疾苦,特令我拿出家中的些许钱粮,先行救济灾民。” 宋兴国空洞的眼神中逐渐恢复神色,目光如炬,静静的看着这位他曾经的心腹狡辩。 这盒子中每次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相当于江南一个中等势力的家族近一年的收入。 宋兴国声音有些冰冷道:“这么说,赵将领和赵族长都是在为我考虑了?” 赵将领立刻意识到些什么,连忙对旁边的一人使了使眼色。 那人立刻秒懂,走到宋兴国的身旁为其开脱道:“宋大人此言差矣,赵族长和赵大人这哪是为了您考虑,这是在替大家分担压力,这份心思难能可贵。” “赵大人当真是我辈楷模……”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宋兴国转头看向衙门外,眼睛微微闭上。 官官相护,官官相庇,欺上瞒下,欺压百姓,中饱私囊。 这便是做官吗? 这样的官,宋兴国很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认。 原来如此繁华的江南也分穷人和富人。 静心凝气,稀稀疏疏的声音逐渐消失,外面的雨好像停了。 这样的世道,这样的官场,宋兴国很不喜欢。 他读过的书告诉他,做官不应该这样。 …… 孔诗柳学着身旁的那个男人,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在满天的乌云中瞧见了身后的满天繁星。 叶白衣双眼深邃,不见底。 “你在看什么?”孔诗柳终于忍不住问道,枯燥的看着天空实在有些乏味。 叶白衣指着天空中透过乌云,闪烁着的那点星芒道:“我在看送来这场雨的那人。” 孔诗柳白眼一翻,神经病吧。 还送来一场雨,你怎么不说圣人亲至? 谁有那么大能耐? 叶白衣当然看透了她的内心想法,只不过没有点破罢了。 你不相信,不代表没有。 这世间大神通的人多的是。 世人皆知跨入人境三期才是修行路的开始,但却不知跨入天人才能算真正的有幸见识到这天地的宏伟与广大。 比起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