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暗流涌动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萧鸿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已是让整个大殿无人再说得出半句话。 萧鸿浑身的伤疤,对于大殿之上,许多连鸡都未曾杀过一只的文臣来说,太过震撼,他们难以想象,一个人浑身是血,皮开肉绽的样子,更不敢去想象那般纯粹的疼痛,到底会有多么渗人! 而一众武将此刻也是,只能傻傻的看着,他们虽是武将,但身处大夏的核心地带上都城,可以说,即便他们终日勤加训练,也极难有机会,亲临真正的战场。 而萧鸿身上匕首长的战创,不止一道,那可是一个不小心,便能索人性命的伤口, 即便这些武将有过多年的军旅生涯,他们也极少见过这般大小的伤痕,更是不敢说自己能抗得过去。 所以一时间,不论文臣武将,都沉默了,萧鸿所言句句在理,而他身上的伤痕,已经可以说明一切的忠心,那一道道伤痕下,是为大夏流过的血。 良久之后,一直未曾言语的皇上,终于再次开口:“萧家世代忠心大夏,天地可鉴,朕从未怀疑过萧家的忠诚,也绝不相信萧大王屯兵宜城是为了谋逆, 所以诸位大臣,今后寡人不希望,还听到任何诋毁萧家忠诚的言论, 不过何大人身为军行司司郎,对兵马调动在心,也属情理之中,今日朕不予追究,不过下次若还是在无端猜测,你就与陈大人一道,回乡吧。” “谢陛下,臣已知罪,臣今后断不会再如此鲁莽行事,也请世子殿下宽宏大量,切莫放在心上。”何大人连忙跪了下来。 萧鸿撇了他一眼,却未作回答,不过也没有要再追究的意思,只是将褪下的衣服,重新简单得穿戴整齐。 …… 接下来的早朝,再无人跳出来,为难萧鸿,说萧鸿的不是。 大殿之中,许多大臣,袖子里都藏着奏折,但注定是不会让这些奏折,再见到光了。 萧鸿方才一辩,将陈大人直接送回了老家,二辩,使得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已经技惊四座。 萧鸿不仅拳脚功夫了得,便是这嘴上功夫也是难逢敌手,见人摔跤的他们,又怎会再走同一条路呢。 因为他们谁也不敢肯定,手中关于萧鸿的罪状,不会成为萧鸿反过来,劈砍自己的利器。 …… 早朝结束,众大臣行在出皇城的路上。 不少武将,选择了与萧鸿同行。 都是行伍出身,萧鸿的伤疤,对他们而言太过震撼,这让这群,以疤痕论男人的粗犷汉子,由衷的心生敬佩。 当初他们听闻萧鸿的事迹,还有些不屑一顾。 毕竟萧鸿年纪太小,他们认为萧鸿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有何能耐,平定夏莽之乱,又怎可能当真万人敌,但今日得见那些伤疤,已经打消了他们心中所有的质疑。 其中有几个和萧鸿年龄相仿的将军,一直追问着萧鸿,清风城大战的细节,对他们来说,能上战场,那才是做军人的荣誉。 天天校场操练,远不及真刀真枪的战场,让他们热血沸腾。 而萧鸿的回答也是非常直接:“哈哈哈,诸位将军,若是实在想知道,要不今个下午,萧鸿请诸位将军听茗楼坐上一坐,那里可是有许多夏莽之战的新戏,我去听过两场,着实考究,应是比我口述来的要真切得多。” “哈哈哈,行,就听世子殿下的。” “不,世子殿下初到上都城,岂能让您破费,且还是为了我们的好奇心,这次怎么说,也得是我们请。” “对对,世子殿下,您带路,我等今日便随您的路。” …… 萧鸿和一众武将,肆无忌惮攀谈着,大步流星的走出了皇城。 而一众文臣则是,三三两两的走在后面,窃窃私语着。 “今个陈大人可是亏大发了。” “也不能全怪陈大人,是萧鸿那小子,实在厉害,陈大人不过也只是想顺皇上的意,挫挫萧鸿的锐气。” “朱大人,此话怎讲?” “韩大人可知萧鸿,此次前往皇城,意味着什么?” “这还用说,当然是质子啊,可这不明摆着的事吗?这与陈大人弹劾萧鸿,有何关系。” “韩大人真是糊涂啊,你怎不想想,皇上为何要嘉奖那受伤的两个守卫,又为何给一个堂堂的世子殿下,一件五品砖红袍?为何又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的静静看着。” “听朱大人这么一说,我似乎有些明白了,皇上这是有意让我们刁难世子。” “这不就对了吗,不论今日,指责萧家的是何等罪过,皇上都不会怪罪萧鸿,反而会给萧鸿台阶,甚至维护,所以今日谁要是能让萧鸿摔了跟头,那绝对正合了皇上的意,挫了世子的锐气,只可惜萧鸿并非想象中那般好对付,陈大人才反被将了一军,而何大人,皇上故意保他,便已经不再指望有人还能站出来了。”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各位大臣都和我一样,见萧鸿厉害,不敢再出头。” “哈哈,韩大人,我估摸着,没看明白皇上意思的,大有人在,也绝非你一人,有这想法,我也是最后才想明白的。” …… 而此刻的御书房中,皇上正负手看着,墙上画圣徐怀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