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真龙 (第1/2页)

卜凡伸手进了那钟乳石台的凹陷中,手中只觉一阵冰寒刺骨。

他的手靠近了那颗透明珠子,珠子十分的滑溜,质地不软不硬,就像随时会破裂开来,但是又巫法轻易揉捏,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

卜凡双手夹住珠子后,轻轻从手中抽了回来,这颗珠子透明晶莹到了极致,如果不是上面还留有水液,估计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眼见卜凡无事,崩子不在说什么,只是催促他将珠子收好。

卜凡将珠子收好后,众人转身离开了洞窟。

不过卜凡没有说,这珠子上其实有一阵很猛烈的寒意,这寒意通过与他手指的接触后,传达到了他的全身。

这种冰寒的感觉,就像他在吸收所有红色废液后,身体出现极阴状况时的情况一般。

不过,目前这珠子还未对他造成影响,尤其是在藏好以后,只要不与人体肌肤接触,也不会那么的寒冷。

四人出了洞口,沿着阶梯,往下面一层的平台走去。

这一层平台上依旧刻画着古朴的壁画。

壁画讲述的是那进献小龙的人的人生经过。

这人得到了一场天大的富贵后,过上了专为天下共主豢养神龙的生活。

他在北方的一座宫殿中修建了一处豢龙之地。

不过这处豢龙地却是个骗局。

所有的小龙,都是从这处豢龙地里偷偷拿出,然后置放于那里,甚至他还从海边找到了类似的物种来欺骗天下共主。

“这上面的记载,让我想起了一个考古上的发现!”卜凡说道。

龙乙非反正不是听得很明白,但是崩子和张沫灵倒是都来了兴趣。

“陕西省神木县石峁村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卜凡解说道。

神木石峁遗址于一九七六年被发现,考古专家在此发现了房址、灰坑以及土坑墓、石椁墓、瓮棺葬。

近年,考古专家勘探发现,石峁遗址面积在四百多万平方米,为史前最大的城址。

而奇怪的就是,考古专家去年在类似于遗迹城墙高塔上发现了鳄鱼骨板,呈正方形,正面有许多点状小孔。

这时候,有很多人据此判断那个时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适宜扬子鳄成长。

据专家介绍,这块鳄鱼骨板是包括北方的河套地区内的首次发现,所以推断这条鳄鱼未必生长于此,极有可能来自遥远的南方。

根据史料记载,上古时代有一种鼓名叫鼍鼓,用扬子鳄的皮革制作而成,是等级的象征。

在和石峁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山西陶寺遗址,几座高等级的墓葬中也出土过鳄鱼骨板。

因为“鼍”便是扬子鳄的古称,又有鼍具有龙形,可能是龙的传闻。

所以,也有人说这些鳄鱼骨板,可能与古人的豢龙有关。

“难道这就是北方那些遗迹中出现鳄鱼骨板的真相?”卜凡说道:“假的豢龙地,养了一些南方的鳄鱼?”

“而且这个神木石峁遗址距今约四千年,而舜帝的时代,据推算是公元前两千年,这一点,在时间上还算吻合!”

卜凡接着往壁画后面的内容看去。

天下共主在第一次服食小龙之肉后,身体出现了令他高兴的情况,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壁画也表现不清楚。

但是这豢龙之人的任务便是豢养出龙给这名天下共主服用。

可是豢龙地豢龙的速度太过缓慢,因此这人才会用鳄鱼冒充。

但是,很快,假冒的“龙”就让天下共主发现了不对劲,并且开始密切注意豢龙之人的行踪。

豢龙之人,叩拜在天下共主之前,声泪俱下。

然后像是领了一个尊严肃穆的任务,远行出发,可能是要帮天下共主寻找真正的豢龙术,也可能是编造了某种谎言。

壁画记载,豢龙之人在之后就逃离了天下的中心,并且摆脱的天下共主的随从之人,然后回到了这里的豢龙地。

壁画上所讲述的经历与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可是壁画并没有完结,洞壁后面还是有一幅幅的壁画刻画在了墙面上。

这些壁画,竟然刻画的都是一些生物,有蛇,有虫,有蜈蚣,有鳄鱼,还有各种类型的鱼。

可能这代表着这些生物都有豢养成龙的可能性。

而且这些生物的后面,还有它们后续的进化图像,同样也密密麻麻的刻画在了上面。

比如蛇类,先蜕皮脱鳞,后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