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前往琅琊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文举兄,与如何会忘记你呢? 张将军他们在前线对敌,这辎重和军粮,自然是要辛苦文举兄的! 况且,与还有一事,想辛苦文举兄,就是不知道文举兄愿不愿意了。”张与笑着道。 听到前半段,孔融还有些失望。 但后面的话,很快就勾起了孔融的好奇心。 只见他猛地抬眼望向张与,急声追问: “子和尽管说便是!但有所请,吾必将竭尽全力!” 闻言,张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挑眉笑道: “文举兄才学过人,能诗善文。 在北海这些年,又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与甚是敬佩。 然陛下入太原已久,太原却无文举兄这般能干之人推进教学,与亦是忧心。 若是文举兄愿意相助,与亲写书信,传于文若如何?” 张与其实早就想办学校了,就是一直没时间。 毕竟。 如今大汉世家为患,也少不了察举制的助力。 若是普及教育,一定程度上也能压制世家的嚣张气焰。 况且,孔融又菜又爱玩。 在他的治理下,北海愈发萧条。 张与其实早有打算让孔融发挥所长,专注办学了。 眼下刚好是个机会。 等北海相的位置腾出来以后,也方便他去请人上任不是? 这不是双赢吗! 张与心里自有打算。 而另一边,孔融闻言,也没有多想,反而很是兴奋。 他本来就极爱坐谈、论道。 卢植、蔡邕等人如今在太原,他也是知道的。 而且。 先前刘协入并州的时候,他就想去拜见。 奈何时局不允,加之路途遥远,所以他只好作罢。 如今,有张与开口,他可以在天子脚下广办教学,岂会不愿? 只见孔融两眼发亮,当场点头同意了: “子和放心,融必定尽心尽力!” 闻言,张与也松了口气: “那与这就传信给文若!” 安排完事情,众人各自去忙碌。 而张与则是在孔融和太史慈的陪伴下,进城休息。 …… 翌日。 日过中天。 剧县城门处。 孔融正在送别张与一行人。 虽然说,孔融昨晚拿到张与的推荐信后,也急着往太原去。 但一来,北海相之职尚无接手之人; 虽然孔融不擅长治理政事,但若是北海这边的政事全部撂下,也不可能。 在下一任北海相到任之前,孔融还不能走。 二来,就是孔融想走,他也走不了。 如今袁绍尚未解决,曹操态度又很是玄妙。 除非孔融像关羽、张与那样,渡船离开。 否则,若是从陆路走,难免遇到危险。 也正是因此。 所以,孔融虽然着急,但还是按捺下来,耐心等刘备和张与收复冀、青两州之后再走。 至于张与? 既然青州和冀州的事情安排好了,那他自然是要往徐州去了。 “文举,我们这就走了!你不必送了!”张与一席衣,带着草帽,高坐马上,对孔融道。 而他身后,马超和太史慈两人也难得褪下战甲,做普通百姓打扮。 昨天半夜,武安国派兵接手文丑大营的时候,就顺便将张与的口信传给了马超。 所以今日一早,马超就驭马到了剧县。 张与话落,孔融看着张与身后的两人,想了想,还是劝道: “子和,我知子义与马超将军武艺不凡,但泰山贼时常劫掠琅琊。 单单你们三人同行,独木难支,寡不敌众啊!” 要知道。 这几年大汉天灾不断,又是旱灾,又是蝗虫。 百姓不说是颗粒无收,也实在好不到哪里。 而琅琊这地方,还紧邻泰山。 这些年,泰山贼时常下山劫掠。 如今又逢青黄不接之时。 他们三人孤身上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将,一个不懂武艺的军师。 就算孔融再相信太史慈,也难保担心。 不过,张与倒真是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 只见他摆摆手,笑着道: “文举不必担心,我正愁遇不到泰山贼呢! 若是借你吉言,遇到了他们,反倒是好事!” 他辛苦跑来剧县,问孔融借太史慈,不就是为了对付臧霸的吗? 不管怎么说。 历史上,濮阳之战,吕布曾指名让臧霸出战。 而且,臧霸还曾经跟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交手。 据记载,几十回合内,不分胜负。 以至于曹操增派了张辽和夏侯惇加入战场,三人共同对战臧霸一人。 由此可见,臧霸的武艺绝对不弱。 而如今,张飞和陈到两人已经去了邹平,他身边只剩下马超一人。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打太史慈的主意。 虽然张与不确定太史慈和臧霸,如今谁强谁弱。 不过太史慈能跟孙策单挑百余回合不落下风,对上臧霸,应该也差不多吧? 孔融可不知道张与在想什么。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