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鸭血汤 (第1/2页)

“啥味儿这么香?” 朱元璋嘀咕着四处踅摸,抬头瞧见闹市区有一家卖鸭血汤的店。 这家摊子生意真不错,铺子里的伙计头上扎着汗巾,手脚不停的在忙活着。 搭着的炉灶下面冒着熊熊的烈火,上边冒着白烟似的锅气,锅里的汤咕咚咕咚的冒着泡儿的翻腾。 掌勺的师傅也不停的用搭在肩头上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 汤铺子斜对过儿还有一家卖烧饼的铺子,买了饼就坐在汤铺子门口就着鸭血汤吃饼。 他们两家几乎笼罩了整条街四分之一的生意!摊子前等着排队的人都是乌泱乌泱的。 朱雄英有些惊叹:“真是繁荣热闹的盛世景象啊!” 朱元璋嘿嘿一笑,深吸一口气: “真香啊!咱最得意这口” 说着一拍肚子: “走了大半晌,肚儿饿了,大孙,跟咱喝汤去!” 不过朱雄英这会儿却是若有所思:应天府乃至天下这种摊子多如牛毛,也不知道都收税不收...... 朱标看看附近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的皱了皱眉头: “爹,此处人多嘴杂,您看...不如咱们找个雅间儿?” 朱元璋斜着眼儿看了朱标半晌: “快着点儿,别让汤饼走了味儿!” ...... 朱标很高兴,一向固执的朱元璋这回终于听了自己的劝,找了个雅间。 有大孙子在的时候,老爷子总是笑眯眯的,出奇的好说话。 隔壁就有个酒楼,一行人腾腾腾来到了二楼的一个雅间,正上楼梯的功夫,一旁跑堂的小二正往跟前凑着: “几位爷,您....” 话还没说完,就被蓝玉回头拦住了,撂给他一锭银子,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滚下去,二楼爷包了,不需要伺候,谁也不准上来” 到了雅间,李文忠就开始忙前忙后的张罗: “傅让,你去街头那家有个炖狗肉的摊子,要几斤狗肉,今儿个要是有狗宝,也给带回来。” 又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李景隆: “你去街尾有家点心铺子,要几样点心,带馅儿,嗯...要咸口儿的!” 说完又一指旁边的常茂: “坏水儿,你去要坛酒,二十年的状元红最好,皇爷得意这口,再让店家做几道拿手的菜,要条鱼,要个鼋头火腿(yuan),再来个汤,炖个羊肉,我看门口挂的还有野兔,这个时节的兔子最香,烤一只!再炒个三丝,拌个茄瓜!” “就这吧!剩下的让店家自己看着办” 李文忠低头想了想有些不放心,一指旁边的常家老二常升: “脓包,你也别闲着,去后厨看着去,从头到尾的看着,做好了要让人试菜!” 想了想感觉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扭头看着朱元璋: “舅,您看?” 朱元璋拉着朱雄英正兴致勃勃的趴在窗口看着下面的车水马龙,听到李文忠的话,头也没回: “吩咐一声,让跟着的弟兄在下头找个桌,咱这用不着这么多人伺候” 朱雄英惊讶的看了眼老爷子的侧脸:处处留心皆学问呐,看着皇爷爷一副傻大憨粗的样子,实际则心细如发,怪不得起事那几年,手下士卒甘效死命。 “在看啥?” 朱雄英咧着嘴:“孙儿又跟皇爷爷学了一招....” ...... 一番折腾,饭菜终于上齐了,朱元璋接过朱标手里的筷子,刚要夹菜,外边整个的闹腾了起来。 “杀人啦...杀人啦....” “咋回事?” 朱元璋捧个碗又站到了窗口,呲溜了一口鸭血汤。 只见外边街道上站着一个少年,手里还拿了把刀,鲜红的血顺着刀锋往下淌,看着对他避如蛇蝎的众人,无助的摆着手,一直重复三个字: “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 朱元璋皱着眉毛: “咱咋瞅着这个后生眼熟?” 朱雄英也挤到前头,踮着脚往外看,思索了一下: “嗷!皇爷爷,草头村,那个杀羊的,叫...有涿” ...... 人群正在闹腾着,旁边忽闪忽闪的走过来一顶绿轿,慢悠悠的停到了有涿的跟前。 从轿子上下来一名文官,看模样三旬上下,国字脸,样貌倒是生的堂堂正正,身着绿色的官服,胸前的补子上绣着一只鸂鶒(xi chi),手握腰带,嘴唇上边带着两捋八字胡,看着有些威严。 斜眉楞眼的扫了扫旁边的百姓,胳膊用劲儿把官服宽大的袖子往上攒了攒: “本官巡察御史雷励,有何冤屈速向本官陈奏” 洪武朝的官儿都谨慎。 虽说是打着官腔说话,但是雷励的调子定的很低,毕竟这里是京城,随便撒泡尿,都不一定会浇到哪位真神的坟头。 他一个七品的巡查御史,看着权大,谁都能管,但实际上谁都得罪不起,万一人群里有个大个儿的,扭头参他一本...... 又看向有涿,皱了皱眉,指了指他手里的剔骨刀: “还不扔了?” 说着一指惊慌失措的有涿: “押到都察院,这个案子,本官接了” ...... “不跟百姓摆谱...这官儿还凑合”阁楼上的朱元璋倒是看的连连点头,扭头看向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