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咱喜欢放牛 (第1/1页)

第239章 看朱雄英皱着眉沉思,朱元璋又轻声的问道: “知道咱最喜欢啥不?” “啊?”朱雄英一愣: “孙儿不知...” “呵呵呵...”朱元璋笑了笑,有些感慨: “咱小的时候最稀罕放牛,因为放牛清闲呀,把牛赶到山坡上让它自己吃草,咱就可以找个阴凉地儿困觉...牛这种畜牲十分聪明,吃饱了自己就能回家” “可有了十头牛之后,咱就困不了觉了,得看着它们,别让吃了带露水的苜蓿,又得堤防它们吃草的时候甭从崖上掉下去” “所以咱就想了个法子,在每头的牛脖子上挂了个铃铛,要是有哪头牛路走偏了道儿咱当时就能听见...” “再后来...咱又有了百头牛,那会咱操心的事就更多了,挂铃铛的法子也不好使了” “咱就给它们找了更大的山头吃草,又让盖房子的木匠修了一个敞亮的牛棚,逢年过节的还要给村头的兽医送些米粮酒肉,让他帮衬着咱操心配种和牛病的摊子” “看着乌泱乌泱的牛群,咱心里可真是高兴啊...” “可咱还没高兴多久,咱又有了上千头牛,牛这种畜牲犟,尥起蹶子来拉都拉不住,上千头牛在一块,顶架的、跑丢的,忙的咱是整宿的睡不着觉...” “要命啊,愁呀,啥时候能是个头哇?咱那会就想,啥时候能让咱睡个安稳觉,咱情愿拿牛来换!” 朱元璋十分的感慨: “可最后咱还是没能睡成安稳觉,因为咱又有了上万头牛...这么多漫山遍野的牛,扯着喉咙哞哞的叫,一天就能吃光一个山头的草料...” “上万头牛汇成的牛群,咱站在高台上也看不到尽头,咋办呢?” “咱就只能雇人替咱看着这个牛群,这个时候咱知道,咱放的不是牛了,而是人” “可人跟人不一样,有的人厚道,就像徐达、保儿、郭英,知道分寸,替咱放牛干活实在...” “可有的人就不成了...朱亮祖,朱文正,胡惟庸...” “时间长了就把咱的牛群琢磨成他自家的了,嘿嘿,吃了咱的大牛不说,还要抱走咱的牛犊...” 看朱雄英听得出神,朱元璋问道: “知道咱说的是啥不?” 朱雄英点点头: “是皇爷爷起兵以来的经历...” “是呀...”朱元璋点点头,眯着眼看着平静的水面: “从打下金陵城的那时候起,咱就知道,这片天地之间必定响起咱朱元璋的威名”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就算是死,咱也要做一个响当当的盖世豪杰” “等后来咱弄死了陈友谅,咱心里就更有底了...” “九五至尊,舍我其谁!” “鸡叫三声天下白,褪去残星与晓月...”轻轻拍着朱雄英的手,朱元璋小声的嘟囔着自己写的诗。 他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须发花白尽显老态,可说起往事还是满满桀骜不驯的精神头,腰背挺得笔直,像是一杆标枪,尽显枭雄本色。 朱雄英有些若有所思,他一直觉得自己身上少了些什么,今天终于明白了,就是缺这一份敢为天下先的势头与光明磊落的胸怀。 他依稀有些明白了老爷子带他钓鱼的目的,想了想笑着说道: “皇爷爷浑身的英雄气,怪不得能够折服姥爷和冯胜、邓愈那些人...” 提起这些开国的勋将,朱元璋有些缅怀,随手把一杯茶倒在地上,而后嘴里就开始骂骂咧咧的嘟囔: “常遇春那黑面厮最不是东西,人家杀人为了求财,就他个狗日的就是为了杀人而杀人,动不动就屠城杀俘,咱跟他说多少回了杀俘不详还是不长记性,他不死谁死?” “邓友德那王八犊子,也是个球短命鬼...” “至于冯胜那老东西...本事不大,毛病不少,要不是看在冯国用的面子上,咱早就弄死他了...” 正在嘟囔的朱元璋突然嘴上一顿: “坏了,咱咋跟你坐这聊起来了...说好了咱去莫愁湖钓鱼来着...” “你爹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指着开济那点鸡毛大点的事给咱拴到宫里替他批奏疏...真是混账” “啊?”朱雄英一愣: “那咱还去莫愁湖不?” 朱元璋抬头看看天色略一沉吟: “不去了,这都快午时了,等咱到莫愁湖指不定就天黑了...” 说着站起身扭头看着朴仁勇: “去,给宫门下旨,这几天都不准太子出宫” “还有,把这池塘里的鱼都捞出来给咱摔死炖了吃肉!不咬钩的鱼要它干啥?” 说着直接把手中的鱼竿撅折。 ......喜欢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