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朱元璋的训话(二)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第330章 朱元璋伸手指了指眼前的众位大臣,又一脸老怀快慰的说道: “咱这样一辈子,最高兴的,也是最得意的,就是培养出这么一个太子!” “这是咱的福气,是大明的福气,也是尔等的福气!” 大臣们整齐划一的开口应和: “太子贤明,大明江山永固,臣等为陛下贺…” 下站的千余人,都是大明官场上的尖子,这些人对于朝廷的礼仪典章背的滚瓜烂熟。 看到这一幕,朱标的脸上也有些笑意,向下微微点头示意。 朱元璋四下看着,等嘈杂的人群声音停顿了,才接着又说道: “太子咱不操心了,那咱该操心啥?就是咱的大孙!” “咱要在活着的时候,为国家、为大明、为你们!再培养出来一个吞吐天地宏图的君王!” “他会继承父祖的意志,继往开来,比咱,更为贤明,将来的尔等,会以有这样的皇帝为荣” 朱元璋的话,带着昂扬的斗志,像是一幅泼墨的江山图,直接撒在了这个广场。 朱雄英的胳膊有些颤抖,使劲的咬着后槽牙,有些哽咽的喃喃: “皇爷爷…” 朱元璋停顿了一下,才又接着说道: “咱还有一个恩典,是给你们的” “今日晚上宫里有大宴,彻夜不休,杂戏、诗会、花灯、焰火,还有比武与好酒!” “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咱这没有的,尔等甩开膀子,给咱撒了欢儿的玩!” “臣等领旨谢恩…” 朱雄英的太孙,是一件举朝欢庆的事情,因为这符合了太多人的利益。 以东宫师傅为首的文官清流,徐达、汤和为首的乡党、以常遇春为首的五湖四海投靠的野党、和以沐英为首的马皇后义子党。 最后还有以秦晋燕三王为首的藩王党。 这些人各有各的心思,但无一例外,都是实打实的希望朱雄英继位的人。 这下好了,开国皇帝钦定的太孙,将来就算朱标,都不好改。 …… 今天一天朱雄英忙坏了,等他从太庙回来,已经临近了下午。 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在奉天殿,一脸笑吟吟的说些什么。 “孙儿见过皇爷爷,皇祖母,父亲…” “呵呵呵…”朱元璋还是那一副笑吟吟的模样: “累坏了吧?来,坐这,歇歇乏儿,也好好跟咱说说,都跟祖宗念叨了点啥…” 马皇后也是笑道: “叮叮哐哐忙活半晌,指定是累了,来,大孙坐…” 说着,把一个凳子递到了朱雄英身边。 朱标则是皱了皱眉头,又开始了他那老一套的说教: “你如今身份不一样了,作为大明的太孙,当谨言慎行,克勤克俭,多思己身,莫要…” 朱标还没说完,就被朱雄英打断,他眨了眨眼睛说道: “还不给孤伺候茶啊?” “啊?”朱标有些懵,随即勃然大怒: “放肆,你…你…你才多大,就称孤道寡,还让孤伺候你?看孤不揍你个大腚朝天!” “吵啥吵!”朱元璋瞪了他一眼: “你当爹的,给儿子倒杯茶咋了?” 说着又瞬间变脸,一脸笑容可掬的看着朱雄英: “渴了吧,咱给你倒…” 说着,端起一旁的茶壶倒了一碗茶水递给朱雄英: “喝吧…” 这让朱雄英有些羞臊,腻出了一身的白毛细汗,红着脸说道: “这…孙儿是在跟父亲开玩笑来着,您…” “嗨…”朱元璋一摆手: “跟他逗什么闷子…” “他这人傻大憨粗的,不识逗” “来,跟咱说说,都跟祖宗说了啥…” 朱标狠狠的瞪了朱雄英一眼,牙齿咬得咯嘣咯嘣响,最后才一脸无奈的看着朱元璋: “父皇,不可太过宠溺雄英了,这小子…” 朱元璋抬头,一脸不善的看了他一眼: “咱说…你有事没有?” “那么多大员都进了京,你不去看看,哪个能用上手,啊?还有英儿他们也眼巴巴的等着,你不去忙活,在这耍什么性子?使什么威风?滚!” 屋子里几个人正在闹着,外边雷大虎牵着两个小孩儿,身后跟着一个约莫七十多岁的老年人,刚走到门口。 两个孩子倒是常人打扮,一身十分廉价的稠衣,却干净的一尘不染。 大眼睛瓜子脸尖下壳,一双眼睛很明亮,看上去倒是乖巧的很。 那个老头长得就奇怪了些,种地染成的黑脸,却有一双很长的眉毛耷拉下来,唱的似乎能环上一双筷子,就像是话本里的长眉老佛。 这三个人说他们没有背景他们确实是出身寒门,他们是种地的农户,说他们值钱他们也有天大的来头。 他们是马皇后的血亲,妥妥的外戚。 不过血缘有些远,是马皇后亲娘那边的亲戚,那个长眉毛老头是马皇后的六舅,叫武从真。 马皇后小的时候,没少在武家玩儿,和这个武从真确有不小的友谊。 那两个孩子是武从真的孙子,一个叫武忠一个叫武聚。 知道朱雄英的册封大典,他们赶着一匹骡子,从乡下而来。 看雷大虎牵着两个五六岁的娃娃,守在大殿门口的李景隆又起了打趣的坏心眼: “雷叔,这两个娃儿…” 说到这他突然忍住了,雷大虎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