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目前局势 (第1/2页)

朱雄英笑着摇摇头: “你这是认生,还是吓的?好好坐,军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嘿…”李景隆笑着从地上站起,又拉着马扎往前两步,才缓缓的坐下。 他陪着小心问道: “您怎么…到大营了?” “怎么”朱雄英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 “我要去哪里,难道需要你堂堂曹国公府、带刀勋卫、中军参赞李景隆大人批准?” “您这是哪的话…”李景隆也笑着回话,身体有些放松。 凭他对朱雄英的了解,他越是没遛,心情就越好。 “臣只是没有想到,陛下和太子爷竟然会同意您来这种死生之地…” “那可不”朱雄英一摊手: “梗着脖子在太庙跪了三天,我差点死那…” “嗬!您这么下本儿?”李景隆瞠目结舌。 这不闲吃了屁的瞎扯淡吗? 为了上战场,命都不要了? 真是一个又疯又傻的变态! 找个太医看看吧!! 甭不知道好赖香臭啦!! 看他一副震惊的模样,直眉楞眼不吭声,朱雄英摇了摇头,从一旁拿了三个瓷碗,和一方用油布纸包着的茶砖。 出征在外,茶是不可或缺的军辎。 军中饮食浓油赤酱、大咸大酸,又少缺蔬菜,时间短了不妨事,可时间长了难免阴阳失衡没力气,甚至生病。 更何况塞外千里行军,茶叶也有助于缓解水土不服。 把茶砖的油纸揭开,朱雄英抽出小刀在茶砖上撬了几片,拎起沸水一冲,向李景隆面前轻轻一推: “军中苦寒,我这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先喝口热乎茶,等会饭得了留下来吃一口…” “羊汤、手撕羊排、还有蹄髈,都是你爱吃的” “诶”李景隆大梦初醒,笑着附和: “劳您爱护…” 他心里多少有些感动。 朱雄英虽然属狗脸的,可也不难伺候,只要不犯忌讳,也算是储君里头难得的厚道人了。 其实算起来跟老皇帝也没什么两样。 翻脸的时候,能心狠到一片一片的把人给活剐了,可一旦对人好起来,又恨不得把心窝掏出来。 嗨,毕竟储君嘛…还是厚道人呐! 一念至此,他的身体更柔软了些,弓着腰身体前倾,捧起茶碗把嘴唇就在碗边吹了吹水汽,呲溜呲溜的小口抿着。 抿了两口,他笑呵呵的唠起了家常: “不过毕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一身干系重大…” 朱雄英摇了摇头,岔开了话题: “讲讲大军的情况…要详细一些,唔对,你可以很是显摆一番,让我看看你这个中军参赞,都参赞了些什么东西…” “看着图说” “唔…诶!”李景隆一愣之下,面有得色。 说起行伍他可不认生。 本来家学就深厚,又颇得磨炼,他也有一股子韧劲和狠性。 如今算是被搔到了痒痒肉。 他沉吟一二,大手在地图上四下的翻飞,他说道: “如今我军屯兵潢水,一十五万兵马分为五军…大部在这…这…还有胡儿道、北关嘴与坎儿河等地,与中军相距不过三十里…” “其中,左右军策应两翼,后军运送辎重、巡视粮道,前军则是遇水搭桥,如今已由浅滩渡过潢水,等候中军渡河…” “嗯…”朱雄英站起身,在地图上看了片刻,在几个地方上做了记号,然后头也不回的说道: “说下去” “诶”李景隆答应一声接着说道: “除了分去的兵马与民夫、辎重队,如今中军行营共有战兵八万,分为十三子营,各营纳兵六千…” “嗯…”朱雄英轻轻的捏着下巴,然后再次问道: “士气,粮草,医药以及行军情况呢?” “嘿嘿嘿…”李景隆笑着,又笑嘻嘻的开着玩笑: “这您不用担心,目前大军士气正盛、锐利我盈…至于粮饷,则是由松亭关、大宁、会州三地运粮,日耗粮草四千五百石左右…” 想了想,他解释道: “十五万兵马,日耗三千五六百石顶了天了,多出来的那些都是路上花销了…不过咱们这是行军草原,主要操心人吃的粮食就好,马匹的消耗要小的多…” “渍…渍~渍!”朱雄英呲了呲牙花子。 路费真他妈贵啊…活生生的从身上往下剌肉… 要血命! 看朱雄英不吭声,李景隆接着说道: “伤病减员也不甚严重,截止今日,腹泻七十六人,高热三十二人,伤寒三百又五十一人,目前,大部已随军粮队运至后方” “至于行军则是和中原用兵差球不多,卯时起灶,三通鼓后,清点辎重、三军拔营,中军十三小营,彼此交替行军,日行五十里,于酉时至戌时扎营…” “哟呵!”朱雄英有些意外的扭头看着李景隆,他有点肃然起敬了。 这小子,有点东西啊,连病员的人数都记得住,下功夫了呀… 他笑着点点头: “真不错,倒是个可烧之柴…” 李景隆弓着腰笑面如花: “臣就是大明的柴禾,大明朝的狼烟吹向哪里,臣就烧到哪里…” 朱雄英笑着摇摇头,正要再说些什么,从门外簇拥着挤进来几个人。 “何事?”朱雄英扭头望去。 从衣着上他看出来,有两个是蓝玉的中军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