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朱元璋的训话(一) (第1/1页)

第329章 一通鼓声停罢,礼官又高声的喊道: “有制...” “进册宝...” 东宫的左赞善董伦,捧着一块漆盘,四平八稳的迈步走着。 漆盘上面盖着明黄色的绢布,上面放了一本金册,两块儿金印。 金册只有薄薄的两张,纯金而制,上刻二百零六字。 写了朱雄英的履历和朱元璋自起兵以来的经历,还有朱元璋对朱雄英的期望。 这些字是在先在木头上阳刻的楷书,再用小锤慢慢在这块金箔上敲出来的字。 金印还是那两个,太孙敕命宝印和皇帝圣孙亲亲宝印。 在朱雄英的坚持下,内库把这两块印改成了镀金铜印。 镀金的,让朱雄英心疼了好久,这玩意不是金册,找个盒一装就不用管了。 金印是要用的,万一磕了碰了,就算是刮蹭下来些金粉,都得心疼的抽抽半宿。 不过太孙敕命宝印,远远没有皇帝圣孙亲亲宝印好使。 接过这两样东西,朱雄英就是合法的继承人。 朱雄英伸手接过,又面色肃然的向朱元璋行礼: “孙儿叩谢皇爷爷...” “呵呵呵...起来”朱元璋笑吟吟的摆摆手,等朱雄英站直了身子,他又指向旁边的马皇后: “也谢谢你皇祖母,为了让你磕这个头,咱妹子特意赶到了奉天殿...” “是...”朱雄英又扭头向马皇后行了一个礼,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像是有些哽咽一般: “皇祖母养育恩情,孙儿没齿难忘...” “呵呵呵,好好好...”马皇后喃喃自语,笑的合不拢嘴,又有些红了眼眶。 她伸手抹了抹眼眶的泪水,又恢复笑吟吟的模样: “俺大孙长大了...快起来,快起来...” 马皇后的椅子旁边,站了一个女子,是徐俏儿。 她穿了一身红色的纱裙,连内衬都是红色的,和朱雄英的红色衮服相得益彰。 红色的衣着让她的脸更加的白皙,在阳光的映耀下浮现出晶莹的光泽。 看见朱雄英在她面前磕头,她像是个小猫一样,微微偏着头看着朱雄英。 朱雄英抬头瞪了她一眼,她又弯起一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就连嘴角也往上翘着。 “丫头,去把俺大孙的册宝接过来...”马皇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徐俏儿笑吟吟的答应一声,对于马皇后,她的态度一向恭谨与亲近,与对朱雄英相比,可谓云泥之别。 她走到朱雄英身边,先是蹲下身子,把穿了绳的金印挂在朱雄英的腰间。 挂上去后她又悠着劲的往下拽了两下,觉得非常结实了,她的脸上才又有了些笑意。 最后,她捧着金册的漆盘走到了马皇后的身边。 下方的徐达和徐允恭嘴巴微张,眼巴巴又目不转睛的看着。 直到徐俏儿捧着金册在马皇后的身旁站定,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们又在其他臣工祝福、羡慕与善意的目光中,有些自矜的点点头。 朱元璋也笑吟吟的看着,朱雄英的册封大典,作为第一监护人的他,是一定要致辞的。 礼部也有准备,任昂作为捉刀尚书,亲自替朱元璋拟定了一份文化素养极高的文章。 但文人写出的文章,翻经据典,佶屈聱牙,用朱元璋的话说,那是又臭又长… 所以他决定自己说两句。 作为开国皇帝,随口说几句类似于爱卿们辛苦了或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类的话,可谓是信手拈来。 他双手掐腰,往前走了两步,朱标和马皇后落后一步,跟在他的后头。 马皇后双手叠于腹前,看着朱元璋的背影,她忽然觉得,当年那个捭阖天下的英雄豪杰又回来了。 “臣等参见陛下…” “参见皇后娘娘…” “参见太子殿下…” “参见太孙殿下…” “都起来”朱元璋站在高台最前边,伸手往下虚按,止住有些嘈杂的声音。 他的头像是被风吹了似的,从左摆到右边,又从右摆到左边。 看着下边寂静无声的大臣都在目光灼灼看着他,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他的语气威严中带着痞气,又带着睥睨天下的豪情,在空旷又拥挤的广场上,隐隐有些回声。 朱元璋开口说道: “今儿个把大伙儿叫来,是有事儿要告诉你们,是咱,有天大的喜事告诉你们!” “你们都知道,咱的大孙长大了,长成了!咱要让你们见见他...” “你们好好的认,要把他的脸,给咱狠狠的记在你们的心里!刻在上头!”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四下的臣工,又抬手指了指旁边的朱标说道: “有人要问了,说立个太子不就得了?干啥还要立个太孙?啊?” “可你们之中有人知道了,咱是个操心的命,也是个闲不住的主!恨不得,把天下能办的事都给办了!” “你们的太子爷厚道,仁义,有能力!” “刀斧不能夺其志,天地不可掩其心,他是个好样儿的,对的起咱,对的起大明,更对得起你们!”喜欢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