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民以食为天 (第1/1页)

一片绿油油金灿灿的稻田。 朱雄英身着粗衣,头上戴着一顶用竹篾和粽绳编成的草帽,左手掐腰,右手挥舞着一把镰刀,连汗水顺着脖梗流到了脊背都没注意。 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矫诏!” “父亲这是矫诏!” “皇爷爷只说让我看,没说让我上手!”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水稻,朱雄英心里暗暗叫苦: 坑了我的钱,还要我干活儿!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原地转了两圈,默默的咬了咬牙: 薅了我的,早晚得让你还回来! 这会儿胳膊拧不过大腿,等回了京,有人给我做主! 扭头看着身后和自己一样打扮的李景隆,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 “你干啥?收稻子还牵着一头牛?它能拿着镰刀替你收稻子?” “殿下,这...”李景隆也是暗暗叫苦: 他爹是李文忠,大明数得上的勋贵,作为他爹的嫡长子,平日里他哪里下地干过活儿,也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主! 今儿个让太子爷抓壮丁和皇长孙一块儿收稻子。 哭丧着一张脸:早知道溧阳这一趟就不来了!跟爹去国子监训学生不好吗? 看着眼前望不到头的稻子,又暗暗给自己鼓了鼓劲儿。 “唾...唾”停了半晌,往手心儿里吐了口唾沫,扭头看着朱雄英: “殿下,咱们开始吧?” 朱雄英扭头瞪了眼李景隆,狠狠的一跺脚:“开始!” 抓着金灿灿的稻穗,胡乱的割起来。 一些跟着来的大内侍卫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四周。 他们倒是有些会农活儿的,但是太子爷有旨,谁要是敢私自帮忙...... 这一片是官田,被佃给了溧阳本地的一些百姓耕种,税赋比之民田稍微高些,不过这些租种官田的农户,不用服行徭役。 耕种这块儿地方的佃户是一男一女两口子,看眉眼也才二十五六岁,不过可能是风吹日晒的缘故,肤色显得有些黑。 都挽着裤脚的站在旁边,男人的脚踝处还有一道蹭破皮的伤口,想来应是收割稻子的时候伤到的。 朱雄英是带着一群人过来的,过来就杵给了他们一块腰牌,他们不识字,也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 但是以他们的眼力看来也应该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多半比县太爷还要厉害,毕竟县太爷出巡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 看着侍卫们身上配着的腰刀,男人六神无主的站在原地,动也不敢动,只是用安慰的眼神看着妻子。 女人怀里抱着个一两岁的孩子,看着朱雄英和李景隆一个赛一个的祸害庄稼,也不敢吭声。 只是看着稻粒四散飞溅在土地上,心疼的直跺脚。 正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一片稻田,几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也在紧锣密鼓的收稻子。 旁边一个才四五岁的孩子,跟朱权差不多一边儿大,应该是这几个汉子的孙子辈儿,也趴在地上捡着掉落的稻粒和稻穗。 “哎呀”绊着一个土坷垃,这小子摔倒了,不过他却顾不得摔得浑身是土,忙着用小手重新捧起刚才捡到的麦穗。 听着响动,朱雄英直起身子,看着这一幕慢慢的怔住了: 也许这就是父亲让他在此收割稻子的原因。 他突然想起来老爷子的话: “当年大旱,庄稼地颗粒无收,咱二哥把最后一捧稻种留给了咱。 要不是这捧稻种,说不得咱就饿死了! “唉”朱雄英叹了口气:“一捧稻种...活了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看来...” 尽管自己已经刻意的体谅这个时代的难,但是如此境遇,还是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扭头看了眼拘束的两口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都来!”冲着附近的人招了招手: “大家伙儿一块,帮着把刚才掉的稻子拾一拾!” 说着扭头看了眼李景隆:“慢着点儿吧,稻子崩的哪儿都是...” “这都是庄稼户的命,也是咱们的命!” 而藏在不远处,正背着手望向这边儿的朱标看到这一幕,欣慰的点了点头。 怔怔的站了半晌,冲着傅让摆了摆手: “走吧” 傅让抬头看了看他,又扭头看了看地里的朱雄英,心里踅摸: 你儿子在这撅着腚的忙活,你这...要往哪潇洒去? 所以有些纳闷的问道: “爷,咱去哪?” “嗯...”朱标沉吟一声: “走到哪算哪吧” 傅让眨眨眼:“可皇长孙殿下那...” 朱标咬了咬牙,谁能有当爹的心疼自己儿子?可朱雄英是自己的儿子,就注定了他不能像其他王侯子嗣一样。 所以他头也没回: “皇家子嗣,更要知民间疾苦!” “他知道种地的累、种地的苦,天下的百姓就会轻松的多” “这是他的命!” 说完又有些不放心的回头吩咐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