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老家来人 (第1/1页)

朱梓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撇撇嘴:英哥儿真不愧是大哥的儿子,和大哥简直一个样,都是属狗脸的...说翻脸就翻脸... ...... 可自从朱桂玩儿了这么一手,连着几天,朱雄英都只吃一些清淡的饭菜。 只要一吃肉就能想起来那些案犯的受刑时候的画面儿。 还有当时朱桂嘴里不停嚼着的血肠。 这么两厢一对比,就仿佛那些案犯死了之后,尸体被像是片鸭子一样片下来,然后蘸着蒜汁和豆腐乳填进了嘴里咀嚼着。 就这么连着过去了三天,才好了些。 倒不是忘了刑场上的事儿,主要是...习惯了... 今儿个晌午朱雄英还破天荒的啃了一只鹅腿... 吃饱了饭,朱雄英还是老规矩,脱了靴子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准备睡个午觉。 不过现在夏天过去了,去了暑气,也用不着脱衣裳,都是和着衣裳躺在那,肚儿上耷拉个薄被。 结果又是刚躺下,朱标推门进来。 “嗯哼?嘿嘿...”朱标倒是没动手,只是冷笑两声,用手指点着他,接着用一副不争气的语气说道: “孤就知道,找你就不用去旁的地儿!” “吃饱了就睡,那床是你爹啊?” 朱雄英掀起被子瞅着朱标: “呀...得劳逸结合呀父亲” “胡说”朱标又伸手指着外边: “你瞅瞅外头,秋天都到了,你哪来那么多瞌睡?快点起来!” 朱雄英一边穿靴嘴里一边嘟囔着: “不是说春困秋乏冬藏夏打盹...” 说着看见朱标眉毛慢慢的立起来,赶忙换了一副嘴脸,笑着问道: “父亲,咱干啥去?” “跟孤接人去” 朱雄英小脸一苦: “又是谁进京了...” “咱们搁城门等着还是搁宫门等着?” “擦擦脸”看朱雄英穿的差不多了,朱标递上来一块汗巾接着说道: “不是” “这回咱们要出城十里” “啊?出城接?”朱雄英一惊: 有藩王进京了?是二叔?还是三叔? 不对,藩王进京也没有那么大的脸面,让太子出迎...到底是哪路神仙? 想到这,朱雄英放下汗巾赶忙问道: “谁进京了?还得让太子出迎?” 朱标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太子干的不就是跑腿的活儿嘛?你好了没有?” “好了好了”朱雄英扯着朱标的手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好奇的问道: “父亲,到底谁来了?脸面这么大” 朱标低头看了他一眼说道: “是老家来人了...” “老家?”朱雄英有些诧异:“凤阳?” “对”朱标不置可否,又有些笑意的说道: “皇上家也有几个穷亲戚呀...” 朱雄英一听差点笑出来,强忍着笑意问朱标: “父亲,咱家的穷亲戚还少吗?” 朱标挥手欲打,笑骂道: “小兔崽子...” 接着又展颜一笑,这些家乡的亲戚来到让他十分的高兴: “是义惠侯一家,还有呃...是村里的一些乡亲” 接着朱标露出一些沉思: “记得你皇爷爷之前说过一嘴,好像是当年你太爷爷没少受他们家的恩惠” “然后是...他们家为了避祸才举家搬迁,那时候你皇爷爷也没多大...” “是后来大明定国之后才又搬回了凤阳...” “毕竟有着当年的一些情分,你皇爷爷也喜欢,所以这些年也还走动着...” 朱雄英点点头: 常言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老爷子又是个乡党观念很重的人,对于家乡的人和物,他都感觉很亲切。 这些老爷子心里的家里人来了,让朱标出迎就不奇怪了。 ...... 这时候朱标的车队缓缓驶在官道上。 朱标估摸着路程,这会儿正掀开窗子往外看着,看见有个茶摊,扭头对朱雄英说道: “此处甚好...就在这等着吧!” 说完用手中的折扇轻轻敲了敲马车。 马车缓缓停下了,朱标手里拿着一本书,慢慢走出马车。 朱标的这个马车有些高,朱雄英下着有些费劲。 不过秦无用有眼力见儿,这会儿已经把一个马凳垫在了朱雄英的脚下,掺着朱雄英下了车。 朱标伸了个懒腰,又顺着官道手搭凉棚往前看了看,见还没有动静儿,一指那个茶摊儿: “上那等着去” 官道旁边这个茶摊儿,茶摊儿不大,用茅草搭了个棚子。 零零散散的搁着几张桌子,桌上摆着些粗瓷碗,下边放了几对儿条凳。 茶摊儿门口烧着锅开水,正在咕嘟咕嘟的冒泡,上边漂浮着几捋白色的烟气,有个茶娘正在锅灶旁边忙活着。 茶娘看模样有个三十多岁上下,一身的粗布打扮也掩饰不了体态的丰腴。 面色十分白静,不过依稀可以看到有些雀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