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千年土地八百主 (第1/1页)

第345章 听着他明显的敷衍之语,雷大虎有些不高兴了,他眯着眼看着副将: “咋,都不中听?” “不是不是…”副将强笑道: “末将农家子弟,这这这…” 想了想他一激灵,岔开话题: “其实名字还好,就是那个,额对…娃儿要想健硕,胎里的底子要打好…呵呵呵…呵呵呵…” 雷大虎瞪了他一眼: “这还用你说?” “一天三条鱼、两只鸡、五个鸡蛋…咱连接生婆都接到家里啦!” 副将有些愕然: “才三个月就找接生婆?” 雷大虎斜睨他一眼: “犯法?” 副将又是讪讪的一笑: “不是不是…末将是说虎将军真疼老婆…” “哼!”雷大虎冷哼一声,又一掌拍到副将抓鸡的手: “话都不会说,你吃个球,滚!” …… 朱雄英吃好了,这顿席让他们极为满足。 连天的干粮突然改善生活,足以让人有种不真实的幸福感,就连后到的朱柏都打着饱嗝拍了拍肚皮。 吃饱之后,在老农的安排下,他们就在村子里下榻了,虽说住处俭朴,一应用具倒也不缺,比在客栈舒服不少。 回到住处,朱樉又扳着朱雄英的脚看了看。 看到没有血泡了,他才点点头,看着朱雄英说道: “刚开始不适应,等茧子磨厚就好了,水师常年光脚走路,连草鞋都不穿…” 朱雄英点点头,在饭桌上他就一直在思考朱樉说的话,如今说话方便了,他就皱着眉头问道: “之前依二叔所说,一个村子竟有数千亩良田…” 说着,朱雄英微微眯起眼睛…土地过于集中、兼并严重,在任何时候都是取死之道。 朱樉抬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朱雄英的话外之意他听明白了。 他想了想说道: “如果是那些遭了瘟的书生,他们一定会说,穷人富人都是大明的百姓,不可厚此薄彼…” “可依照臣的意思…没有什么能比大明的延续更重要…” “出发前父皇说的,观祖宗肇基之地,俾知王业所由兴…也有这么一层意思…” “这些年,父皇主张屯田,当年开国的勋贵,地方的豪强,甚至各地的王府也有…” 说起王府,朱樉也毫不避讳,抬起头,眼神清亮的看着朱雄英。 …… 朱雄英又失眠了,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朱樉和朱棡,所有人都一味放大他们的残暴行径,而忽略了他们本身的能耐。 如今想想,被老爷子亲手培养出来的人,怎么可能简单… 单单这份眼光和魄力,他们俩当皇帝也不会比任何人做的差。 只是如今看起来,他俩哥俩比起朱棣来…少了份野心… 老爷子和朱标、二叔三叔,再加上北平的朱棣… 五龙同朝啊… “墩子…”朱雄英唤了一声,才突然想起来赵墩子没跟来。 他吧唧吧唧嘴,独自起身,点着油灯挑亮了些,又找到纸和毛笔。 把毛笔放在嘴里舔了舔,等把笔锋舔的湿润了,他趴在床头上写着: “皇爷爷万安,孙儿雄英恭请…” “此次出京,路行将半,今距滁州不过三十余里…” “二叔、三叔关怀备至、细针密缝,十叔、十一叔、十二叔亦正心赤城、肝胆相扶,孙儿感激以极…” “然祭祖一行,孙儿感触良多…” “今路遇汪村饮宴,一汪姓地主,摆酒设宴…” “其汪姓之民,有田二百余亩、户有余财,孙儿以为,其可为中民…” “然月有阴晴,斗转星移,汪姓民子,娶邻家刘姓之独女…” “所谓门当户对,刘姓比之汪姓,纵然不如、亦不远矣…” “介时二代之后,汪姓之孙,便有四百亩田…田多田少恍然不论,汪姓之孙,生而为之强民…” “我大明幅员辽阔,中民不胜枚举,而尤甚中民之强民,更如繁星映月,数不胜数…” “商君书有言…民强国弱、国弱民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商君所言,孙儿窃以为,极是…” “然,我大明一户三口之家,名下所持土地也不过十二三亩,温饱而已…” “故孙儿亦以为,所谓弱民之民,是弱强民之民,非弱天下之黥首…” “强民愈强,而后之至强,无非骄奢淫逸、谋逆乱法,乃弱之…” “千年土地八百主,弱其强民、扶其弱民,乃国家长治久安之至理也…” “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依孙儿所想,天下还是穷人多,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总不会错的…” “孙儿浅薄,如有不妥之处,伏请皇爷爷斧正…” 这封像和奏疏差不多的家信,朱雄英写的极为认真和仔细。 经过多次的涂改,最后又誊写了一份。 “忒忒…”吐出两口带点儿黑色的唾沫,朱雄英嘟囔着: “什么墨汁…真他娘酸…”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