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扬州人事(一) (第1/1页)

第379章 扬州城。 汉地九州之一,古称广陵。 这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 是得天独厚的江淮要冲,南北襟喉要地。 交通要道,自然富庶繁华。 运河上樯橹如麻,船舶如梭,岸上居民稠密,挨挤不开。 街道上楼台轩榭,歌舞升平,热气盘旋在城池上空,燥热的更加燥热。 下辖三州七个县,是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单单运河两岸,就养活了十数万人。 农汉、纤夫、运丁、水手、商贩与娼妓。 远庙堂而有江湖。 相对来说,扬州城比应天府还要繁华,毕竟应天府是国都,跟皇帝做邻居压力很大。 扬州知府衙门。 一个头顶乌纱、圆领束带的三旬青袍官员在门口下了轿子。 他对这里颇为熟悉,步伐沉稳,脸上平和而又随意的和衙役们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直到临近知府衙门的签押房,这个三旬上下的官员脸上才有了些谦恭的神色,通禀了之后,他弯着腰走进了签押房。 签押房里静悄悄,有些空旷。 进了门,他先是闻到了一股浓烈的檀香,之后又看到了一个半人多高的广口青花瓷瓶,里头零零散散的放着几轴画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冒着凉气的冰鉴与一座书案。 书案后头的交椅上坐着一个面色狷介的人,正皱着眉头处理公务。 看到这个人,他的头更低了: “下官高邮知州江泰见过知府大人…” 听见他的声音,扬州知府李德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他: “唔…是茂林啊…你不在高邮理事,跑到扬州府作甚?” “嘿嘿…您这话说的…”江泰嘴里说着,又旁若无人的倒了一盏茶水递过去: “下官怎么能放弃这个孝敬您的机会…” 虽然他的姿态放得低,他所辖的高邮州也确实是归扬州管辖,可他在朝廷,也不见得比李德低多少。 当年的张士诚,就是在他做官的地方,打退了元将脱脱帖木儿近四十万人的大军。 这是张士诚的腹心之地,直到现在也有些所谓的忠贞之士为他守节。 能让他出任这里的一把手,足以证明朝廷的信任。 但他依然很怂,因为他的上官李德也是个狠人。 能做扬州这样大邑城池的知府,李德非常有能力。 只是比起太原和西安这样的边塞军镇,他的工作重心在民治,尤其是在收税上更多一些。 这样就免不了和那些士绅家族们打交道。 那些要钱不要命的主儿,各个不是个省油的灯盏。 没有几分魄力和手段,他早就被架空了。 只是如今近五十岁的人了,养尊处优惯了,面相上有些绵软。 他点点头,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他直来直去: “你是听了什么信儿了吧?” 看李德接过茶盏,江泰脸上的笑容更盛了,连着骨头都轻了几分。 他又贴近了些轻声说道: “下官听说...听说是户部郭尚书上奏,请朝廷派人视察各地田亩清查的进程...” “对...”李德点点头: “是有这么档子事...” 他想了想接着说道: “户部右侍郎朱安仁带队,走运河,从直隶到浙江,最终是杭州...” “主要是咱们扬州和淮安府,还有江南八府...” 毕竟是扬州知府,他的消息比江泰详实的多。 甚至他还知道,为什么会有钦差出了京。 问题出在了杭州。 杭州知府是个面瓜,和户部会同主持清查田亩的时候出了岔,几乎要闹出商人罢市,生员罢考的乱子... 但杭州知府姓吕,是太子妃的远房亲戚,扯着太子妃的裙带子当上了这个杭州知府。 而户部的人精借着清查田亩进程的名义出京,游头晃吊的四处转悠,无非是要卖太子妃一个面子。 让杭州府该安抚的安抚,该杀头的杀头,赶紧把腌臜拾掇了,起码面子上要光烫,免得到时候都下不来台... 他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颇为震惊。 杭州府一任太守,要是连治下臣民都拿不住,闹成这个样子,还活着干什么? 要是换了扬州的地界,这些个刁民,早就让他给宰了! 但这些话,不能、也没有必要和手下说,所以他语焉不详: “嗯...听说是杭州府出了些乱子...” “嗨...”江泰随口附和: “出乱子多正常...” “清查田亩,就是刨人祖坟,大户人家扣扣搜搜的藏几亩地,谁愿意把自家多余的田亩拿出来缴税?下官要不是...” 江泰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德的一声低吼打断了: “放肆!” 他脸色稍愠: “你这话什么意思?” “不要忘了,你是朝廷命官!” “出了事,你不为朝廷打算,你当什么官儿?” “是...下官失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