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王庸(一) (第1/2页)

第227章 为了区别自己和那些勋贵子弟不同,周骥每次都是步行入宫,既显出对皇家的尊敬又显得江夏侯府朴素的作风。 可眼看午门就在前面,却被李景隆带的人拦住了,告诉他殿下要见王庸,让他回去把王庸也带来。 这些侍卫的眼神有些怪异,再加上朱雄英这有些不太寻常的举动让周骥眼里闪过一丝愕然,摇摇头,隐隐有些不安。 这几天的接触下来,他隐约觉得,朱雄英绝不是个那么好相与的人,至于那些东宫的师傅在朝野里到处宣扬强调的宅心仁厚、善气迎人,更是他妈的狗屁不通。 他之前还颇有感触...说文官拍起马屁来,真是让人感觉肉麻又阵阵作呕。 正因如此,他这几日一日谨慎过一日,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只做自己分内之事绝不敢有一丝僭越,甚至连朱雄英递给他的水都不敢大口的喝。 不过小口喝水的这个成长,让他默默开心了很久,以为这就是君主近臣的必修课,自己也比以前更知道进退,更懂得为官之道了。 他认为这是个良性的发展,要是长此以往,就算不依靠自己的侯爵老爹,自己也可以单独做出一番功业来! 琢磨了很久,周骥摇摇头,把思绪放空,出了皇城直接找了匹快马赶到王府。 正在家里练拳的王庸看到听到周骥的来意先是一愣,而后惊喜若狂,匆忙起身给周骥行了大礼: “我的亲哥哥耶...我就知道哥哥不会忘了弟弟...” “如此的抬举提携,弟弟以后唯哥哥马首之瞻!” 他以为是周骥教导朱雄英弓马的时候在殿下耳旁提起过他,对于自己的武艺兵法,他还是颇为自负。 就算比不得周骥和傅让,可对于李景隆这种只知道吃喝嫖的人物,他还是自以高明的多... “只不过有个好老子罢了...”想起李景隆,王庸不屑的撇撇嘴,又有些紧张的搓了搓手: “嘶...哥哥容我一步,弟弟先去沐浴更衣,见殿下总要收拾个利索...” “诶?要不要给殿下捎去些礼物?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虽说殿下天潢贵胄,可咱们这些臣子也总要尽一份心意...” “还真是巧了,弟弟刚得了一把好剑,这就给殿下捎去,嗯...不妥!” “一份礼是不是太薄了?二殿下和三殿下那边要不弟弟也准备一份厚礼?” “嗯...还是不妥!不妥不妥,是皇长孙青睐召见,要是弟弟给二殿下和三殿下准备礼物什么意思?是要当骑墙派?要不得要不得...为人臣子忠孝为先...嘿嘿嘿,差点就让弟弟犯了大忌!” 王庸兴致勃勃的自言自语,在院子里来回的踱步,毕竟是一步登天的机会,他又紧张又兴奋... 不同于王庸这般乐观,周骥眼里闪烁出一丝忧虑,他越来越感觉不踏实了... 他自己都没在皇长孙那里站稳脚跟,更不会刻意在皇长孙那提携王庸。 自己记得非常清楚,绝对没有在殿下那提起过王庸,可既然没有和皇长孙提起过王庸,那皇长孙就一定是从别的路子听说的王庸...到底是从哪呢? 难道是王庸惹上了什么官司? 自己这个从小玩到大的弟弟,脾气秉性他自然是十分清楚,要说良善之辈肯定不是,毕竟也是随军杀过人的。 可要是说罪大恶极也算不上,除了有些勋贵子弟通有的毛病,狂傲了一些,嘴上没有遮拦了一些,别的也都还凑活... 再说了这些小事,只怕入不了皇长孙的耳朵... 还是有人在殿下那进了谗言?周骥想起了李景隆...可李景隆也是淮人出身,平日里彼此看不上归看不上,至于到往死里整的地步? “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周骥千头万绪没有思路,甩了甩发胀的头颅,勉强扯出一个笑脸: “是,俊逸看着安排就好,要有心意,不要着急,为兄等着你...” 周骥话里的凝重王庸没有注意,还是一脸兴奋: “嗨!大哥这话说的,殿下贤身贵体、事务繁忙,怎么能让殿下久侯?” 说着扭头看着一旁忙碌的家丁: “哎呀我的活祖宗们,这时候还烧什么水呀!去随便找几桶凉水,要快!” “对了,把小姐平常用的皂角和澡豆都找出来,我要好好搓搓,还有小姐平常擦得香粉也给本少爷...甭,这也太娘们了,去点个檀香把少爷我要穿的衣裳挂在上头熏熏...用我爹的藏香!” “快快快...甭耽误工夫!耽误本少爷进宫,我扒了你们的皮!” ~ 而此时在宫里的朱雄英也是一脸的沉思,托着下巴手指在椅把上轻轻的叩着。 老爷子和朱标一样,喜欢给人出题,这一次出到自己身上,可要多一些思量... 事情既然牵扯到这个王庸,又说自己太过厚道,没有威严,那就是要罚... 可具体要怎么罚...是小惩大诫?恩威并用?还是直接弄死? 至于他爹...一个都督府的都督,在老爷子眼里跟个蚂蚁差不多...这倒是不用考虑... 老爷子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