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吃顿好的(一) (第1/2页)

第342章 “是滴是滴…”老农笑吟吟的答应一声,肩头用劲把锄头往里送了送,才又接着说道: “村上汪善人的独子成亲,娶了邻村刘员外的独女…” 说起成亲,这个老农的语气有些兴奋,像是在为将要到来的流水席高兴一般,不经意间,他又有些感叹的介绍起他嘴里的汪善人。 老农极善言谈,语速轻缓的说道: “这汪善人可真是个好人呐…村上、镇里有什么修路开荒的活计,出人出粮的从来没打过磕巴…” 老农喋喋不休的说着,朱樉的脸色有些缓和,他决定就在这吃一顿。 这两天虽然朱雄英不藏私,大方的把带肉馅的馍馍分享出来,可他不想吃馍馍也不想吃肉馅,他想吃咬一口就满嘴流油的肉! 至于朱檀三个人,比他尤为不堪,几乎要兴高采烈的蹦起来,要不是看着朱樉手里的马鞭,他们就要开口催了。 朱雄英也点点头,他对口腹之欲没什么要求,但是眼看天色近黄昏,总要找地方住下。 但他对于过路的人也可以吃席的规矩有些奇怪,所以他开口问道: “这个汪善人什么来头…我们这些过路人也可以上门吃席吗?” “可以可以…”老农笑呵呵的应承着,又说道: “汪善人呐…早些年是做木工活儿的木匠,勤俭持家又能吃苦,这些年陆续的攒下了两百多亩地…” 说着,他抬起头一指不远处正在夕阳照耀下的矮山: “诺,就在那头,都是不错的熟地…” “不瞒几位,农忙的时候,老汉还去给他们家帮过忙哩…” “至于吃席…虽说是平日里是要省着过日子,可谁家儿子娶亲不图个风光呐…” “我们汪泉堡人丁又太薄,南来北往的过路人上门也能热闹热闹的有个喜庆…” “有贺礼的送些贺礼,没有的说几句吉祥话也成…” 朱雄英像一只小猫一样,聚精会神的听着,突然他插嘴,有些不合时宜的问了一句: “他们两百亩地都交税吗?” 老农偏了偏头,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似乎是在好奇,这个一身布衣却眼神清亮的孩子为什么对于吃席兴致缺缺,又偏偏会对于这种事情感兴趣。 不过他还是回答了朱雄英的疑问,他说道: “交!” “洪武爷也是穷苦出身,他念着咱这些种地打粮的庄稼汉…” “要是谁敢短了朝廷的粮食,那才是该生儿子八辈儿不长屁眼子,村上的人也要戳他们的脊梁骨…” 说起朱元璋,这个从前元战乱余生的老农语气笃定,丝毫不吝惜他的感激之情。 朱雄英点点头没再吭声。 接着,他们跟着这个老农,来到了这个名字叫做汪泉堡的村子。 这是一个以汪姓和田姓人组成的小村子,而汪善人的家,是村中的一户青砖瓦房。 比起京城是差一些,可在这个满打满算不超过三十户的村子来说,也算是家境殷实了。 朱雄英四下看了看,青砖宅子的四周贴满了红色的喜字,尤其是门上一对儿大大的喜字,在灯笼的烛光下格外的晃眼。 门边儿上,是几个黄土垒成的灶台,灶台前头,几个村上赶来帮忙的人在条案上又切又炒的忙活。 朱雄英一伙儿人比较扎眼,他们抬头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又低下头干着手头上的活。 外边搭了一个防风沙的棚子,下边放了二十多个空桌儿。 桌子上空无一人,想来是不到时候。 看着条案上的大盆里满满登登的鸡鸭鱼肉,朱樉有些满意的点点头。 他目光如常,倒是没有什么别的举动。 按照他以往的脾气,从来都是人等他,哪有他等人的道理,搁在往常,他早就动手把鸡鸭鱼肉端上桌了。 可这次不一样,等凤阳祭祖事罢,他就可以回到藩国,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愿意结外生枝。 万一再被人告上一状,说他跑到人家的成亲礼上,大费周折的抢几盘鸡鸭鱼肉… 老爷子那,怕不是又要横生波折。 尤其是老爷子穷苦出身,笃信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亲,要是知道他闹了人家的成亲礼,回了京多半得抽死他。 老农和四下的人打着招呼,朱雄英看得出来,他在村里颇有威望。 把朱雄英一行人引到棚下边坐下,老农一副兴致极高的样子: “诸位先坐,晨迎昏行,咱乡下人也没那多规矩…一会拜过堂就开席!” 说着又一摆手: “我去院里瞅瞅去…” 看朱樉还是没吭声的意思,朱棡笑着拱拱手: “请…” 老农笑吟吟的点点头,转头往门口走去。 进了宅院更显喜庆,各个屋头的门楣上都挂上了红菱,收拾的焕然一新,不时进出的人拥挤却不忙乱。 有个黢黑的瘦高挑汉子,身着一身稠衣,四下的转悠着,又不时指挥着些什么。 看到老农进院儿,他又慌忙的迎上来笑吟吟的拱手打着招呼: “六爷爷,您来啦?快请上座…” 这个老农,岁数大,辈分也高,他笑着捋捋胡子: “汆娃子那儿都准备好了?” 这个叫汪善人的瘦高挑汉子笑的见牙不见眼,他说道: “好了好了,这就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