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第1/1页)

第八十七章 朱雄英恭敬的接过圣旨,往前走了两步,看了看下边的群臣,大声的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免浙江、江西、河南、山东、直隶府州税粮...” “嗡”,朱雄英脑子一炸:一下子免了五省的税粮... 他是朱元璋的亲孙子,朱元璋的想法他很清楚,老爷子想收拾纳哈出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在抠抠搜搜的攒军粮。 这次却如此大的加恩天下,看来被父亲料中了......加恩之后,皇爷爷这次真的要大开杀戒了! 不过正在读圣旨,也来不及细想,只能接着大声读着圣旨: “惟皇上帝眷我生民,自统一以来,虽暂有雨旸之愆而未至凶荒。然每念江左之民减衣薄食,助我兴王,供亿浩繁,勤劳特甚” “其江西、浙江次第归附,及定中原,越大江,达淮河,漕河南之粟,以抵北平,劳亦甚矣。” “近年以来,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官吏、粮长不恤小民,皆以逮问,其今年夏秋税粮尽行蠲免,官田减半徵收。 “河南、山东之民淳厚笃实,毕力田亩,无有巧取愚强凌弱之患,然山东东给辽阳,北给北平,河南北供山西,西入关中,劳费亦均,其今年夏秋税粮一例优免。” 读完之后,朱雄英轻轻折起来圣旨: “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下方百官的奉承,朱雄英脑子里只顾着想一句话:清查天下,数千人头落地,这些可都是底层官吏和士绅,皇爷爷,好大的魄力... 他丝毫没有怀疑这个案子的体量大小。 不论士绅还是官员,只要想查,他屁股里肯定有屎...恐怕弄不好,杀数千人还是少的... ...... 想到这,慢慢扭头看着朱元璋的侧脸... 这时候东边已经微微露出点点日出,橘红色的光芒照在朱元璋的身上。 朱雄英发现,杀机和祥和竟然可以如此矛盾的出现在一张脸上...... ...... 等罢了朝会,朱元璋牵着朱雄英,身后跟着朱标,三个人都是一副沉重的样子,满腔子的心事都快把脸写满了... 朱元璋在想杀人的时候要如何才能顺手一些,到时候怎么把这个不良的风气一扫而空... 朱标想的是如何能让这个案子春风化雨,让影响小一些,毕竟这次要下手杀的是士绅,大明在民间的代言人,到底怎么才能在少掀起些血雨腥风的情况下让彼等士绅对大明有了敬畏之心... 而朱雄英也是满腹的心事:要不要趁着老爷子借此整肃士绅、里长的东风,把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事儿当新政给办了... 他们三个心里都十分清楚,这次的案子不杀些人来,恐怕过不去。 ...... 到了偏殿,朱元璋大马金刀的坐到椅子上,还在低头沉思。 “皇爷爷喝水”朱雄英倒了一碗茶水递给了朱元璋。 扭头又给朱标倒了一碗: “父亲喝水” “咕咚咕咚...”朱元璋真是渴了,毕竟朝会上说了那么多的话,把一碗水喝了个净光。 把茶盏顺手放在案子上,扭头看向朱雄英: “今儿个你头一回御门听政,感觉咋样?” 其实朱雄英感触最深的就是:御门听政的排场到底是比不上大朝会。 毕竟大朝会有大象,御门听政没有,真的是遗憾。 但朱雄英没敢这么说:真要是这么说惦记大象,父亲的巴掌恐怕当时就能扇过来... 都没有经过思考,朱雄英直接上前搂住朱元璋的胳膊说道: “孙儿唯一的感想就是,孙儿今儿个就起早了这么一天,就有些吃不住,您和父亲...” “孙儿实在心疼皇爷爷和父亲,您们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每天都起的那么早...”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朱标的脸上一股...非常舒服的表情:儿子长大啦!知道心疼他爹了... “哈哈”朱元璋也咧着大嘴笑了笑,现在的他和朝堂上的他完全不一样: “咱大孙从小就是个孝顺的...” 一家三口正说着话,突然朴仁勇走过来远远的站着。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啥事?” “皇爷,今日的百官仪容纠察簿” 说完递过来一个薄薄的小本子。 朱元璋随意的翻看两眼,轻轻笑了两声,随手递给了朱雄英: “大孙,看笑话!” 朱雄英十分好奇:百官仪容有什么笑话,打开翻了翻,上边记载了两个人的对话,是关于刑部郎中阎育和国子监丞吕守约的对话。 他们两个属于四品官以下,上朝的时候站位不固定。 主要是讲在金水桥整队之时,他们发生的一些谈话: 吕守约说:本官想撒尿! 阎育说:啊? 吕守约说:本官早上喝了碗豆浆,想撒尿! 阎育说:有尿尿到裤兜子里”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