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朱棣来了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第327章 提起开济,朱元璋嘬了嘬腮帮子,显得有些不开心,接着又咧着嘴一笑,眼神中有些回忆: “刘基当年给咱说过一句话...” 说到这,朱元璋停住了,他卖了个关子,扭头看着朱雄英,直到看见朱雄英脸上的求知欲,他才呵呵一笑,接着说道: “他说...凡以兵马取天下,无不受骄兵悍将所害...” “哈?”朱雄英一愣,有些好笑的说道: “青田先生净是胡扯...谁家开国皇帝不是打的天下?” 话是这么说,但朱雄英的脸上还是有些严肃。 刘伯温,朱雄英认为这是一个愣头青,却又是一个了不起,也是一个值得尊敬、值得怀念的人。 虽然只是一个伯,但那是因为他干的活,只能得一个伯。 从能力来说,作为谋士,打天下时能和老爷子的思路不谋而合,这已经足够可怕了。 更别提这个人只论公心不论私,在满朝都是淮西武党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 要不是老爷子保着他,单凭这一句话,他就不会好过。 “哈!”学着朱雄英的样子,朱元璋也是一笑,旋即有些严肃,像是吊唁一般,语气有些怪异: “甭看那老小子神神叨叨的,但还是有些东西...” “哦对!”朱元璋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摆了摆手,把殿外的朴仁勇召了过来: “去文华殿,把伯温死前给咱写的那本书拿来给咱大孙看” 朴仁勇答应一声退下去了,朱元璋又扭头看着朱雄英,一副笑咪咪的样子: “咱给你个好东西...” 这让朱雄英恍惚之间有种错觉。 这位凭一己之力打下一个偌大帝国的老人,就像是邻家的老爷爷一样善良和温柔。 他的笑,似乎带动了山林间的暖风与清水,又像是一块大石那样的厚重,让人心旷神怡的同时又有浓烈的安全感。 善良温柔朱元璋... 想到这,朱雄英有些想笑,又觉得很温馨。 “伯温的书都是一些实在的东西,天文、地志、杂学、人性...也有他对世间的理解...” “你要好好的看,读通了他的书,比你读十本圣人的文章还要好” “你爹平日里也不少翻哩” 末了,怕朱雄英不放在心上,朱元璋又额外的叮嘱了一句。 看朱雄英信誓旦旦的答应着,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又把眉头一凝: “武夫的祸害都在明处,可文官们都是暗刀子阴人,杀人不见血...” 朱雄英知道,老爷子对官僚有偏见。 这不是地位与出身带来的偏见,而是出于上位者的通盘考虑,和他一生杀伐的总结。 关键是有些大臣,确实不争气... 也许是因为提起了刘伯温,朱元璋有些出神,似乎是在缅怀当年红鬃烈马的年代,过了良久才又看着朱雄英说道: “没有一成不变的臣子,贤时则用,不贤则杀” “等你再大一些,也可以提拔你看上的人出来当差...” 朱雄英有些哑然失笑: “孙儿还小…哪用得着提拔什么班底…” “其实孙儿最喜欢的,还是跟在您和父亲后头,万事不用操心,有人护着…狐假虎威的,多好…” “呵呵…”朱元璋浅笑一声: “这样是不行的,大明早晚是你们的…” “你孝顺,咱是知道的,可孤家寡人…咱总有一天会死,你爹也总有一天会死,到时候大明这个家,你要当好…” 说着话,朱元璋又眯起了眼睛,又显得有些狰狞。 停顿了良久,才接着说道: “老四家的那个胖娃,你要多亲近” “您说的是…”朱雄英眨了眨眼: “高炽?” “对…”朱元璋笑着点点头: “那孩子是个厚道的,非常不错,就是太胖了些…” “等他们再大些,咱就下旨让你二叔、三叔、四叔家的娃都来宫里陪你读书” “那感情可好…”朱雄英一脸的笑容可掬: “到时候,孙儿带着他们替您拾掇那两亩地去,谁要是笨手笨脚的,孙儿就拿出大哥的威严,揍他们!” …… 朱棣带着朱高炽,是在太孙大典的前天到来的。 虽说是册立太孙的大典,可这段时间最忙的,是朱标这个当爹的,迎来送往的都需要他张罗,忙的他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大明常职官员两万八千,高个儿里头挑高个儿,瘸子里头挑更瘸。 一些地方上的官员,尽管是阉割的不能再阉割,加在一起也有千余。 礼部和鸿胪寺也安排不及,很多三品的大员都是住到了客栈里。 朱棣是众位藩王来的最晚的,他在北平,出发的早,来的晚。 看见他的马队,朱标有些如释重负。 “这是最后一个…” 朱标嘴里嘟囔着,抬头看向马队。 在大地的震颤下,他看的清楚,带动大片狼烟和尘土的骑兵队伍,第一个就是他的四弟,燕王。 燕王有些穷,连燕字大旗看上去都有些破,至于骑兵穿的盔甲,那是更破。 朱雄英看的清楚,盔甲上边布满了刀痕,那是常年厮杀留下的痕迹。 “这个骑兵,比起京营…尚不如京营…” 朱雄英心里念叨着,点点头,又摇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