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行刑进行时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想了想理所当然的说道: “施恩于他们,要他们对父亲感恩戴德呀” “再者说了,是儿子撺掇他们出宫玩儿的,结果到最后儿子借着皇爷爷和父亲的关系出宫了,可几个叔叔却被皇爷爷拦下了” “这要是传出去了,让天下怎么议论?其他宗室怎么看?” “也不能让旁人说太子一碗水端不平不是?没这个道理呀!” “嗯”朱标满意的点了点头:“榆木疙瘩还知道动脑子了,不错!” “你能想到这一层,爹很高兴...” “只是...只是孤为何要求情?” “还是你觉得孤就一定会纵容他们去胡闹?” 朱雄英不解的问道: “嗯...那儿子不是也出宫了吗?儿子不也是胡闹?” 朱标手一摊,有些无奈: “那是你皇爷爷一碗水端不平,和孤有什么关系...” 说着,朱标又伸手点了点朱雄英的脑门: “你呀,少琢磨这点儿权谋,对你没啥好处” “做事也不要太过功利,赏功罚过就是” “太过刻意也不好,那样显得虚伪” “作为他们的大哥,教训、匡正他们本就是孤的责任” “恩威是需要的,一些顽劣小错孤自然可以求情,但并不意味着孤要一味的纵容” “哦,对了”说到这忽然像想到什么似的看着朱雄英: “再过几年,你二叔三叔四叔他们的儿子也会来宫里读书” “里边儿可有几个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有你愁的” ...... 出了宫门,头前十几个锦衣卫开路,后边十几个锦衣卫断后,中间还有十几个隐隐把朱元璋爷仨护在中间。 朴人勇和秦无用也是一身便装的跟着,赵墩子倒是没来。 作为朱雄英的贴身太监,他过得十分清闲,朱雄英不在的时候,随便找个地方打盹也没什么事情。 出了宫门,朱雄英回头看了看,这座皇城还很年轻,朱墙金瓦、巍峨高耸,气势磅礴且奢华。 又带着冷峻,像是一只无情的吞天巨兽,坐在那里睥睨傲视着所有人。 远方还有些少腿儿缺胳膊的中年汉子,正坐在地上晒太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这是之前征战天下致残的将士,皇爷爷在皇宫外修建了庐舍,供他们居住,所有的挑费都是宫里负担。 朱雄英暖暖的一笑,抬头看着朱元璋,无情的宫城却又显得那么温暖。 抬头看看天色,才刚过午时,他们已经来到了大街上。 不时的有人往夫子庙那边跑去,一路跑还一路吆喝: “走哇三哥,出红差了,看看去?” “大娘,您帮我照看下摊子,我去瞅瞅去” “快来呀,皇上又要杀那些不吐骨头的贪官啦!” 朱元璋听的哑然失笑:“他们算个什么鸟官儿?” 朱雄英也是一脸的啼笑皆非:甭管是什么时候,我华夏看热闹的激情永远不会变... 夫子庙,刑场。 朱标皱着眉头看着拥挤的人群,拉了下朱元璋的袖子,一指旁边的酒楼: “爹,下边人忒多了,要不咱们上二楼?那瞅着清楚” “走” 朱元璋一挥手,身边围着的锦衣卫拨出几个先上去。 朱雄英打眼望去,整个酒楼没有一个人,想来应该是宫里做的安排,为了老爷子看着方便,把整个酒楼都给包了。 “嗬!”朱雄英站在窗前,惊讶的叫出声儿。 站在二楼的窗前俯瞰下去,看的更清楚了,黑压压的百姓望不到头,不远处就是一群跪着的钦犯。 刑部的衙役和锦衣卫的番子都在头前和人群中吆喝着秩序。 前边的衙役手中的鞭子甩的噼啪乱响: “你你你...甭踅摸,就是你,往后捎!” “娘的往后退退,都踩着爷的脚面了,挤的那么靠前想和这些短命的货一起挨一刀是怎地?” “呦...大娘,您别往地上躺啊,讹人还是怎地?” “瞎了?给大娘倒碗水啊!” “大娘,您说就您这身子骨还凑什么热闹呐,站一会儿您都头晕了,一会儿看见人头轱辘下来您还不得抽过去呀?” 前边站的都是百姓,他们也不能动刀,也不能真的把鞭子抽到百姓的身上,只能依靠一张肉嗓硬喊。 这会儿维持秩序的衙役嗓子都喊哑了,人群中才算稍微安静了些。 不过不少靠前的百姓还是拿着手中腌臜的东西朝跪着的钦犯身上扔去,也都是一些烂菜叶子什么的,没有哪个败家的扔鸡蛋。 朱雄英打眼望去: 那些钦犯都是低着头不住的颤抖,一股怂了吧唧的模样,有不少人都尿了,就那么浑身湿漉漉的跪在自己的尿液上。 浑身哆哩哆嗦的抖若筛糠,分明是害怕到极致的表现。 让朱雄英十分遗憾: 竟然没有一个人展现一股大侠风范。 仰天大笑着说狗官,杀了爷,爷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