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 医学界的分级 (第1/2页)

芩逸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某老头的想象中的金龟婿,成为某女以后手中的砝码,更不会有一个远在邕州的人在对他手中的秘方念念不忘。

他下午已经没法去上课,得陪杨副会长三人吃饭,陪同的还有宋家父子。其他那些想结交的人都得靠后,另约时间,不敢于杨将军争夺机会,也没有资格过来凑一桌。

从介绍中得知,杨副会长的名字叫杨尚武,参加过反击战,是真正为国闯过枪林弹雨的军人,他也凭借那次的战功成为了一名少将。后来又陆陆续续打了十年战争,靠着出色的指挥多次歼灭对方军队,在战后又一次升格为中将。

没有战争,他就把重心放在研究医学药物上,凭借多年的努力,把医术提高到了准大师水平,是军医驻医药行会的代表,头衔是副会长,在中医行会也是副会长身份。

退休之后,他在别人面前的身份都自称杨副会长,不再提将军的头衔。

而这一次跟他而来的两个年轻人,他们是邕州医科大学的学生。

男的叫孙炎,今年22岁,目前在邕州武警医院实习。

女的叫董丹,今年21岁,目前在邕州壮医(国际)医院实习。

这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出身,他们都是出身医药世家,家里手上都有医药公司,都是贼有钱的主。这也难怪人家见芩逸放弃几百万不震惊,有的只是惊讶。

芩逸也从他们口中知道,目前医学等级有两种分法写进法律规定,一种是西医,一种是中医。

西医方面,从低到高,一共四级。

西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中医方面,从低到高,一共五级。

中医:中医师,主治中医师,副主任中医师,主任中医师,大师(国家评选)。

然而,官方的规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一刀切,对文凭和时间限制很是厉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天才来说非常不公平。

所以在私下里大家都有一个“黑榜单”,一级医士,二级准医师,三级医师,四级一流医师,五级准大师,六级大师。

在这个六级分法里,里面包含了西医和中医所有人,也去除了时间限制,对天才来说是一个福音。

中医还有一个非常传统,也不知道传了多少年的评选系统,里面号称有九品之多,可实际上目前公布最厉害的也就六品,这样的人大家都已经称之为宗师,属于开宗立派的人物。

一品几乎没有什么用,只能说会点中医,把中医汤药歌背熟,加上懂一些药性分类,会简单把脉,再根据医书治疗一些头疼脑热,这样就能成为一品中医,古代走街串巷的郎中大多属于此类,哪怕把人治死了别人也不会怪土郎。现在很多没有行医证的土郎中也是这种人,比如宋大友他就是这种类别,他要去考试是可以得到一品证书的。

二品就是好一些,目前开中医馆的基本上都是这种人,他们对中药理解不错,甚至厉害一点的有能力微调药方,他们把脉也比较准。

三品就比较厉害了,在大医院里都有一定地位,他们对于一般的病可以自由搭配药方,很少会出错,有部分人还搭配出很实用的药方,得到同行的肯定,也得到厉害人物的关注。宋药仁就是凭借对那个古老残方理解,再加以补充升级,他又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升格为三品医师。

四品就非常有地位了,基本上都是一流医院的标配,没有四品大师哪个医院敢自称一流?大师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配出“综合性”药方,不再像医师那样只会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缺陷药方,所以他们被称为医学大师。

五品就是极为厉害的那种,只有极少数的医院拥有这种人,他们这种存在要是要是开课,基本上所有的医生都愿意去旁听,医生们的书柜都必须有这种人的着作,所以这种人大家都称之为准宗师。

六品这种存在已经不是普通医生可以理解的存在,这种人对人体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已经到达一个不可思议境界,他们都已经走出自己的道路,所以他们是开宗立派的宗师。

至于传说中的七八九三品,大家称之为仙,那已经不是人的手段可以理解。

······

几个人边吃饭边聊,宴席散的时候已经是差不多五点钟。

吃饱喝足,芩逸三人把客人送出壮锦大酒店门口,看着杨副会长他们坐车离去,几人久久不语。

“看样子,国家评选的大师,都不是同一水平了,里面大多数都是准宗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