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传国玉玺迷案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袁术正在等待袁胤和黄猗前来报告行刑结果,突然门侯报告大公子求见,袁术心中奇怪:“阿耀怎么在这个时候回来了?”

袁耀入见,不等袁术发问,向袁术参拜说道:“父亲,孩儿请父亲收回成命,饶婶婶和弟妹们不死。”

“你是为这事回来的?”袁术斥问道,“谁告诉你的?”

“无人告诉我,是我正好返回寿春准备开发一处矿藏,撞见此事。”

“为什么要饶了他们?”袁术愤愤不平道,“孙氏众将不奉号令,不该满门抄斩吗?”

“父亲,他们既然已经决定抛妻弃子,满门抄斩又有何益,徒增敌意罢了。倒不如依旧善待其妻子,令其心中有愧,将来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况且生逢乱世,英雄谁无逐鹿之心?孙伯符有搏虎之勇,人称江东小霸王,承其父志,心怀天下,人之常情。但伯符没有公开发兵与父亲对抗,说明他尚留后路,只要将来父亲日益强大,他们前途无望,自然会诚心归顺。”

“我麾下众将,唯独对文台旧部最加善待,加官进爵,从未吝啬,自问从无愧对他们,如果连他们背叛都可原谅,将来众将谁还听我?如果谁能说出我有何愧对孙氏之处,我立刻放人回去。否则此事你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父亲,”袁耀突然想起一事,问道,“你真的无愧于孙氏吗?”

“绝无愧对!”袁术斩钉截铁说道,“他们时时有自立之心,我也不过稍作设防,但绝无亏待他们。”

“父亲,我听坊间传闻,你曾扣押吴夫人,逼迫孙叔叔交出传国玉玺。可有此事?”

“谁说的?”袁术大惊,突然瞪着袁耀道,“你怎知道此事?”

袁耀不回答袁术,继续逼问道:“父亲,我问你是否是真?”

“哼,坊间谣言你也相信?”袁术仰头说道,“我袁术对天发誓,绝无此事!文台死前,吴夫人一直生活在寿春,后又随孙策居住庐江周氏家中,从未在我手上,我如何扣留她逼迫文台交出玉玺?”

袁耀一想,看来父亲所说不假,吴夫人当时住在周瑜家中,确实没有落在父亲手里。如果父亲真的做出这种事情,周瑜肯定不会不知道。足见历史所记载,多有讹误,此事只怕是后来东吴一方为了合法化他们背叛袁术的行为而虚构的情节,袁术作为失败者,他没有机会给自己辩解罢了。

而从后来袁术死后,孙氏集团一直善待袁术子女来看,孙氏应该是知道真相的,他们一方面要给袁术泼些污水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一方面也对他心中有愧。

“那玉玺如何落到父亲手中?”袁耀又问道。

“既然你知道传国玉玺之事,那我也不瞒你了。”袁术说道,“当初文台攻入洛阳,寻到传国玉玺,除了文台身边数将,我等并不知情。直到文台临死,诸子年幼,部曲无寸土自立,需要托庇于我,这才将玉玺献出,请我照顾其部曲母子。我既受他厚礼,自当善待其旧部。我对他们仁至义尽,如今他们背叛于我,双方恩断义绝。我今将他家眷子女满门抄斩,以惩戒后人,否则人人以为我袁氏可欺!”

“父亲,你听我说……”

袁术不顾袁耀反对,叫道:“来人!”

卫士进来应诺,袁术道:“传令,命袁胤、黄猗办完大事,速来见我。”

卫士又应了一声出去。

袁耀叫道:“父亲,我袁氏一门也曾被董卓满门抄斩,死者数百人,除了为我袁氏赢得天下人的同情之外,对董卓可有益处?”

“竖子!”袁术见袁耀提到董卓,指着袁耀怒骂道,“你再敢将我比作董贼,我连你也杀了!”

“父亲,董卓杀妇孺是错,你杀妇孺难道就对?”袁耀知道自己只要退却,众弟妹就要人头落地,对袁术紧紧咬住不放,“天道有轮回,董卓的下场,还不足以警戒父亲吗?”

“来人,把这逆子拉出去一起斩了!”

两名卫士进来,将袁耀架了出去,袁耀骂道:“昏君,暴君,你杀了我,就能救得我袁氏吗?可怜我袁氏数百口人白白牺牲……”

袁耀正戾骂不止,袁胤突然闯进来,对两名卫士道:“退下!”

两名卫士知道袁术不可能真杀自己长子,原本也就把他拉到门外控制住,等袁术气消了再放人。此时见袁胤进来劝说,便放开袁耀退出门外。

原来袁胤和黄猗等了一会儿,等到卫士跑来传达袁术指令,袁胤不见袁耀,便让黄猗照看刑场,亲自跑来查看,正好撞对两名卫士把袁耀架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