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龙驭宾天 (第1/2页)

刘衍不由分说,挥剑朝刘询砍去。刹那鲜血横飞,宝剑卡在刘询的脖颈间,刘衍用尽全力才将宝剑抽出,鲜血随之汩汩而出。

当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之时,刘询已经翻着白眼,抽搐着用双手捂着血流如注的脖子,然后缓缓地倒在原地一动不动,再也没有半丝气息。

汉帝的双目泪眼婆娑,却一直压制着不让眼泪掉下,不停抽动的面颊正如他此刻的心跳,汉帝平复了一下情绪,慢慢的脸上的表情变得僵硬,他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宣政殿内沉默了一阵之后,被门外的侍卫打破。

“报……”

荀谋看到刘衍的示意之后,高声应道:“说!”

殿外的侍卫隔着门朗声回禀,“叛军已经全部歼灭,侯志贵也已自刎身亡。”

刘衍的脸上再次浮现胜利的喜悦,边把玩着手里的宝剑边道:“皇爷爷,现在是时候下圣旨禅位了吧!”

“你觉得你能强迫得了朕?”汉帝端坐着不为所动。

刘衍对着剑狞笑,然后移步到张岑的身后,边拿着剑在害怕不已的张岑肩膀上擦拭鲜血,边道:“皇爷爷,您觉得我就没办法了吗?”

汉帝此刻终于缓缓站起身,强撑着将身板挺直,双手别在身后,依然面不改色,信步下丹墀,走至张岑的跟前,边低头凝视张岑,边将手伸向刘衍要剑。

张岑见汉帝一心要除掉自己,赶紧跪着调转过来,朝着刘衍连连磕头,痛哭求饶,“太子殿下饶了奴才吧,看在奴才有功的份儿上,绕奴才一命……”

刘衍知道汉帝的意思,看了看手里的剑,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如果没有张岑帮忙封锁消息,汉帝肯定早就做好了准备。

汉帝见刘衍犹豫不决,于是抬头注视着刘衍嘲笑道:“舍不得杀?记住,他今天可以帮你,明天还可以帮别人。”

“不不……”张岑慌忙磕头,“奴才一定告老还乡,永不还朝,奴……”

汉帝见刘衍又犹豫了,于是又笑道:“妇人之仁,难成大业!”

刘衍回头看了看荀谋,见他没有表情,于是便将手里的宝剑递给了汉帝。

汉帝接过宝剑的那一刹,思绪万千,心头万千往事忽然勾上眉头,但那种感觉在脸上也只是浮现一刹,便立即凛然笑道:“张岑,朕待你如何?”

张岑立即抱着汉帝的腿痛哭道:“陛下,这么多年,老奴一心侍奉,您就饶了奴才吧……”

汉帝怒目圆睁,双手紧握剑柄,剑身朝下,直插向张岑的后颈,鲜血应声飞溅至汉帝惨白的脸上、金黄的龙袍上、乌黑的地砖上。汉帝扭曲的面庞,转瞬又恢复平静,接着伸脚用力一蹬,将剑拔出。吓得刘衍倒退了一步,才缓过劲来。

汉帝见状,不禁一笑,“怕什么?朕才是阶下囚。”

刘衍不屑道:“皇爷爷,只有您马上下一道诏令禅位,孙儿一定保您安度……”

汉帝置若罔闻、毫不关心,从腰间抽出一条黄色的丝帕,边擦拭脸上的鲜血,边打断道:“为君者,应能忍人之不能忍,痛人之不能痛。”擦完脸颊接着擦拭衣袍上的血,“这天下苍生,若治理得个个是英雄好汉、圣人贤士,人人家给民足,衍儿啊,你来来说看这人是圣君还是昏君啊?”

刘衍楞了片刻,转头和荀谋面面相觑,思忖之后答道:“当然是圣君,才能治教有方。”

“错!”汉帝突然抬头断喝,目光炯炯地看着刘衍,“若天下当真如此,那皇帝便是愚蠢昏君。”

刘衍和荀谋再次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汉帝冷笑一声,接着擦拭着宝剑上的血,“这也难怪,朕也是坐上这个位置之后才明白,如果人人都是英雄,个个都是贤士,那么民智开,民智开,则人心思乱;家家仓廪富足,那么民有余金,有余金,则必招兵囤械。彼时天下便会成为另外一个战国。”接着继续问,“衍儿,那你说说看何为‘国富民足’?”

刘衍知道皇爷爷用意,于是信心十足道:“只有国富,再给百姓以小利,方可安国治邦,天下才能人心思定,不与君斗,也难与君斗。”

汉帝没有再说话,见手里的宝剑锃光瓦亮,便将丝帕随手扔在地上,端详宝剑许久之后,便再次陷入了沉默,忽然间明白了什么,但好像又没有明白,他知道,作为一个帝王,就该神色不露,群臣莫辨,但此时的他,所有的情绪似乎都在脸上展露无遗。他的嘴角是笑还是哭?他的眼眸是喜还是悲?他的眉头是皱起还是展开?似乎依然没有答案,依然没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