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一出好戏(上)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凶僧!横冲直撞

……

“你这个畜牲、逆子……哪个女人你都敢上,这可是……可是,皇帝的女……女人,你真是“耗子给猫拜年--活的不耐烦了”!

听自己老爹这么一说,尚耀祖再也绷不住了,直接“呜呜”的哭了起来。

“你……你个没……用,没用的东西,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成了体统啊!”

尚鸿志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如果不是就这一个儿子,能给老尚家传宗接代,尚鸿志真想一刀劈了这个逆子,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垃圾!

“尚来、尚在,快给老夫更衣,某要去面见皇帝,迟了就来不及了!快,快啊!”

随后,尚府乱成一团,路上尚鸿志有了主意,“两个管家得死一个,自己可以一推三六九,不然的话就很麻烦了,还有自己不争气的儿子,真的是恨铁不成钢,现在只能让他死不承认,要不和皇上的妃嫔搞在了一起,诛九族大罪啊!”

迷迷糊糊中,四抬大轿到了皇城门口,此刻天刚蒙蒙亮,刚过寅时,离早朝还早,守城侍卫当然不能放尚丞相进入了,其实很简单,一个皇帝的侍卫为何要买你一个丞相的帐。

如果按照尚鸿志的两个管家分配大管家尚来主外,二管家尚在管内,就像是皇帝李承乾一样,尚丞相就像是大管家,而魏公公更像是二管家,相比之下,每天跟在身边的魏公公当然是亲近之人,尚鸿志的替罪羊已经找好,就是不知道,李承乾如何继续接唱这场戏。

有些事情,明明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偏偏要整的谁……也搞不清楚是为何,因为对李承乾来说,一切没平定之前,“稳定压倒一切”是他的首选,当然了,这里面还包括平衡。

不论是尚鸿志还是黑白,或者他自己暗地支持的清流学派,必须互相牵制、相互制约,不能一家独大,也不可直接拍死。

总之,作为掌舵人综合好各家的关系即可,不参与也不太过于直白,模棱两可有时候更易处置,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不知道李承乾是怎么想的!?

一个皇帝陛下,所有的事情不能由着自己的好恶,只能采取最平和的手段,历来“温水煮青蛙”才是解决一切的根本,期望有一天,李泰也明白这个道理,做的比之前更好才行。

银门关,城防军大营。

“什么情况,如何现在才上报,刚刚审讯得知……好了,下去吧!”

李响有些恼怒,刚刚回来的巡逻队击溃了一小股吐蕃人,他们是想出来趁火打劫的一个小部落,没曾想,这是几个家伙刚出来,遇到了巡逻营,直接全部拿下。

“启禀皇上、七王爷,巡逻营发现一个重大情况,刚刚上报。”

李响进了大账,单膝跪地,抱拳道。

“说说,什么情况!自从上次打完猎,已经过了一旬时间,李泰又有些手痒,上次打了一只野鹿、三只野兔、两只野鸡,收获不小。

回来后,可是着实的好好吃了两顿,一听李响说事情,立马来了精神。“回禀皇上,大约一旬前,这伙出来劫掠的吐蕃人,救了一个右臂受伤的少年,他们说这个少年当时身着雪地服,被野狼袭击。

某测算日期和他们所描述的场地,正是皇上出关打猎的那天和所经过的地方,所以……某怀疑……”

李响欲言又止,有些话说出来,有大不敬的嫌疑。

“你是怀疑,这个少年是冲着皇上而去,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动手,还遭受到了意外,看来,泰儿是洪福齐天啊!

泰儿,从现在开始不可离开大营一步……”李崇阳说到这,看着有些郁闷的李泰,“罢了,不能出关一步,你可知晓!”

“侄儿知道了!”

李泰低下头,如果连城防营都不让出,还不把他憋死,松了一口气,起码在银门关还能吃点小吃、听个评书啥的!

“明历、老谷、铁牛何在!”

“老奴(某)在!”

三人出现在大账门口,“从现在起,泰儿不得离开银门关一步,另外,李响安排玉葱带特种营全天护卫泰儿安全,切记,出了任何问题,唯你等是问!”

“喏!”

几人慌忙抱拳行礼,他们几个已经知道了此事,考虑到李泰的安全,只能让李响“不经意”的把此事说出来,让七王爷直接把李泰再次出关的路封死,上次看来真是运气使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城防军大营禁闭室,这里本是关押违反军令、犯错误的将士,现在这十几个吐蕃人被关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