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4页)

区一周,以与阔别的父老同胞见面,市民见到八年抗战的国民党军队,尚有如此精壮整齐的队伍,殊出意外,无论男女老幼,莫不欢呼赞美。京畿一带的日军,由新六军逐次缴械,舒适存负责联合政工人员办理日侨日俘的集中,南京日侨集中完毕后,舒适存又奉命带兵一连至镇江接受日军第三师团之缴械,师团长辰已荣一曾将其所佩军刀献给他,说是七百年的家传宝刀,并对中方优待战俘,表示感谢。有人说:“接收”就是“劫收”,舒适存表明他一无所取,只有这把军刀,他曾带回长沙,作为胜利的象征和纪念,内战末期不知流落到什么地方了。 。 想看书来

参谋生涯的最后作业(6)

学术的晚年

徐蚌会战惨败,他奉派为国防部部员,往长沙绥靖公署服务,陈明仁邀其为兵团参谋长,但他窥破了程潜暧昧的态度,紧急抽身返回南京,孙立人殷勤邀请他同飞台北。

退居台湾省以后,他被奉派为台湾防卫副总司令兼参谋长,还是在幕僚的位置上,不过很快就退休了。他的事业,由幕僚起步,也由幕僚谢幕,他就在幕僚的位置上,结束了40年的军旅生涯。退休以后,受聘为台湾电力公司顾问,老有所养,又于1966年受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兼任教授之聘,担任三年制专科第二学年的国文课程,第一学期授《左传》,第二学期授《史记》,每周授课8小时,猿鹤虫沙,例皆尘土;美人英雄,长夜流星,当有不胜唏嘘之感!不过,他说因与活泼的青年共处,精神有了寄托,不觉自忘其老,人生的晚境,就在艺文探讨中度过。

舒适存文章文笔雅健,情绪深沉而颇加节制,谁知这节制更造成回环的空间,遣词用语深具古仁人之风。扼腕处蓄满英雄老泪,叫人一读之下,感怆不已,酸恻哽咽,难以自控。

木马和防火墙:刘斐与萧毅肃

刘斐式的幕僚,是不折不扣的特洛伊木马,他的身体里潜藏着颠覆的基因。他替阁下参谋,经营、布置,辗转往复间,转移了您的视线,崩塌了您的础柱,摧折了您的计划。

在其发酵的过程中,他的颠覆意图是以谄媚装蒜的方式来显现的,假冒的激进和稳妥,伪装的积极与有为。那种难以觉察的转移性的乖巧深沉,造成一种难以弥缝的内伤,这对良性的幕僚是一种消解和毁伤。

不过,这个人确有其过人的手腕和本领,他虽不能颠倒众生,却能支配关键人物,从而影响时代走向。他的特征,就是聪明,头脑异常灵活,做人则八面玲珑,尤擅投最高当局之所好。

刘斐原是李(宗仁)、白(崇禧)所识拔之人,曾先后送他到日本士官(与吴石同学)、陆大念书。回国后,先在广西谋职,其后,李、白又推荐他到中央服务,很受中枢的重用,担任过作战次长。此公很圆滑,口才亦佳,……处事待人均工于心计,不现形色。不可否认的,他是一个人才,但却走错方向”(《刘斐,匪耶?非耶?》《传记文学》杂志总365号,1992年)。该文还说,抗战初期,当军委会撤至武汉之际,参谋本部作战部的尹呈辅亲眼目睹同事刘斐向第三方人员交头接耳,行动诡秘。

刘斐最后的参谋作业是在李、白二人中居间作伐。当时他已是和谈代表。而李、白还是国府挣扎的最后希望,但他们却与蒋先生保有历史的现实的难解恩怨,刘斐就从这里下手。刘斐悄悄回到广州,不失时机地劝李宗仁、白崇禧起义。事后,李宗仁试探白崇禧:“怎么样,你手中有枪杆子……”言外之意即鼓动白崇禧反戈。但白崇禧却问:“将来如有必要,去台湾怎么样?”李宗仁一听这话勃然大怒,脱口而出:“乌龟王八蛋才去台湾!”由此可见,李、白已各有打算了。事虽未成,而各派的隔阂更加表面化、白热化。而他本人,在他人一筹莫展的局势中又得一票。

白崇禧后来也专就刘氏所作所为有所回忆,他说他跟刘氏的岳父邹翼经相熟识,邹氏托白崇禧照顾刘斐。刘斐进西江讲武堂,后又留学日本都得益于白崇禧的帮助,回国从军也同样白氏推举。当然,他口才极佳,能说会道,能把军事要领发挥到极致。白崇禧说:“后来参谋本部改为军令部,刘斐曾任作战厅厅长,后当次长,由抗战到内战一直负拟作战计划重任。民国三十八年与张治中和谈代表赴北平,一去不复返……他言论是左的,享受是右的,他不满现状,但自己生活不严整,……油得不得了,总统对他赏识极了,军令部有什么事都找他。” 。。

参谋生涯的最后作业(7)

抗战初期日军对上海大打出手,蒋先生调遣军队抗击之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