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想也是白想。

秦肃凛在家的日子过得很快,三天时间和往常的一天感觉也没什么区别,张采萱心底不想他离开,但是如今的情形,不离开算做逃兵,逃兵军法处置的话,哪里还有命在。

所以,到了时间之后,再不舍,张采萱也还是起身送走了秦肃凛。

他走的时候天色还早,外头黑漆漆的一片,张采萱想要送他去村口,被他拒绝,就是送到门口,他还拿披风给她裹了又裹。

看着秦肃凛上了涂良的马车渐渐地远去,张采萱才紧紧身上的披风,准备关门转身进屋。

一转身,就看到骄阳站在他屋子门口,身上只着了内衫,白色的中衣衬得他身形越发单薄,张采萱忙上前,“骄阳,你怎么醒了?”

这个时辰,村里除了要离开的人,根本不会有人起床。

骄阳揉揉眼睛,“娘,爹又走了吗?”

张采萱牵着他进门,扶着他上床躺下,“是的,你爹走了。”

骄阳顺从的躺下,张采萱给他盖好被子,只听他道,“娘,爹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来?”

下一次?

如今已经是九月下旬,天气已经转冷,很可能十月上旬或者中旬就要下雪,下雪之后,秦肃凛他们想回来也不成了。

张采萱默了下,伸手轻柔的摸摸他的头,低声道:“很快。现在天色还早,你赶紧睡,明日一早,我送你去师父家中。”

秦肃凛已经带着骄阳正式拜师,他如今已经不只是跟着老大夫学练字了,而是要渐渐地跟着学辨认药材和医理,要学的东西多着。一般学大夫都是先做药童,骄阳也不例外。只是老大夫喜欢他,平时也不缺药童,教他医理药材的时候会更上心,认真指点,而不是医馆中那些抓药十几年还不会一点方子的那种药童。

或许是已经习惯了秦肃凛的离开,张采萱哄睡了骄阳之后,又回去睡了一觉,等她醒来,外头天色已经大亮。

她眨眨眼,听着窗户外的雨声,天气果然已经转冷了。

而秦肃凛,这会儿大概已经到了军营了?

无论如何,日子总归是还要过下去的。这么想着,她起身穿衣,然后去了厨房,不久之后,骄阳也自己穿衣起身。

张采萱觉得,她对于秦肃凛走之后的日子能那么快适应,跟骄阳的懂事有很大关系。一是他自己穿衣洗漱全部都可以,并且听话。二是,也是最重要的……陪伴。

张采萱有骄阳陪着,似乎日子也不是那么孤单了,骄阳和她是血亲,可以说是这世上除了秦肃凛之外唯一的亲人。

骄阳还小,她得撑起这个家。

村里的气氛在秦肃凛他们一行人离开之后,恢复了往日的沉闷,张采萱知道,好多人都在为顾家的契书担忧不已。要知道,农家的地和房子就是命根子,等闲不能拿出去,但现在如果到过年的时候还不上债,房子和地可能都得割让出去大半了。

这样的情形下,她也不往村里去了。越低调越好,最好是村里人都不要想起她来。

她早已经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反正借粮食是不可能的。张全富一家都没能从她手中借到粮食不说,就连在她家做长工的大丫,她娘家可是也借了顾家粮食的,都没能从张采萱手中借出粮食,村里许多人已经明白了,她大概是不愿意借了,或者是……她没有粮食借了。倒是没有人再上门,她也乐得不用应付这些人。

日子渐渐地到了十月中,大概是张采萱的低调起了效果,抱琴那边都有人上门借粮,她这边愣是一个没有。就连李氏他们,也在那次何氏闹事,张采萱毫不客气的跟李氏吵了一番之后,再没有上门来过。

到了十月中,张采萱就经常抬头看天,秦肃凛他们走后这近一个月,天气转冷不少,一直都在淅淅沥沥的下雨,这些都不要紧,外头的路还是可以进来的,只要不下雪的话。

十月二十,再有两天就到了秦肃凛他们又该回来的日子,一大早,张采萱起床打开门就看到……外头白茫茫一片。

她怔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起身回屋加了一件厚衣,看这情形,秦肃凛他们这一次大概是回不来了。

无论如何,日子总得往下过。

她如今肚子越发大了,身形又瘦,看起来只肚子那里突起,刚刚走进厨房,就听到骄阳的屋子门吱呀一声,骄阳小小的身子裹着厚厚的衣衫出来了,耳朵上还带上了张采萱自制的耳朵套,免得他耳朵上长冻疮。要知道骄阳学医理,学辨认药材,不是每天都在屋子里,经常还得在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