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主要是他们到现在还没吃饭呢,镇上的酒楼中,饭菜价格高得离谱,菜色也不多。想到这里,秦肃凛留下一句话,“你们要是不信,自己看看去。”

说完就走。

也不再问他们围在那里的原因。

两人到了家,张采萱拎着鸡蛋去了厨房,秦肃凛去后院拆马车。

从早上到现在,两人连口水都没喝,张采萱随便做了些饭菜吃了,心情都不太好。

外头却有敲门声响起,路上雪化了大半之后,村里到村西头的路,虽然滑溜,但还是勉强可以走的,刚才秦肃凛说了那些,有人上门再正常不过。

大门外站着的是虎妞娘,这一回她直接进了院子,“镇上的东西真的就贵到那地步?”

张采萱点点头。

虎妞娘叹息,“哎,到了灾年,日子难过。”

“只希望开春之后天气好起来,不要耽误了明年下种才好。好些人的地都还没能收拾呢。希望不要再下雪了,天气最好暖和起来,等雪化之后,再吹个两三天可以上山去砍杂草了。”

她抬眼看着天,带着期待。

这两日的天气好像有些要恢复正常的感觉。虎妞娘说的没错,如果不再下雨或者下雪,外头的雪再慢慢化掉的话,过个三五天就真的可以下地了。

张采萱这会儿不饿了,倒有兴致好奇了,问道:“大婶,方才你们在那里说什么?”

虎妞娘叹息,“还能有什么?你道村长为何会有那番话?”

“就是全信他们家粮食收进来不久之后就卖掉了。现在没了粮,非要让他哥哥卖些给他。他哥哥倒是愿意,可他嫂子不肯,他嫂子是李家村人,娘家的地本就不多,今年的粮也卖掉了,大概是盘算着接济娘家。全信心里门清,当然不愿意,这是请了村里人去评理呢。”

张采萱听完,这才想起一开始村里确实有人不信邪卖掉了粮食,全信就是里面的一家,她对这个人也有些熟悉,看起来就是个很精明的汉子,可能一开始打算卖粮的时候就已经想着,实在不行还有他大哥呢。

不只是他,别的卖掉粮食的人打算可能也差不多,再不济还有村里那么多人,总不可能看着他们饿死。

张采萱好奇,问道:“后来如何了?”

虎妞娘不以为然,有些不屑道:“还能如何?村里人可不敢逼着他哥哥卖粮给全信,他嫂子哭着娘家等着这些粮食救命呢,而且说是两个月前就说好了的。要是真逼着给了全信,李家村那边打过来怎么办?”

张采萱有点茫然,半天才反应过来,想想也对,本来是说好了的,从青山村买粮,然后发现这边不卖,李家村的人总不能看着自己村里的人饿死,就得匀出粮食。这个时候让人家匀出粮食,岂不是跟要人家的命一般。

到时候应该就有人帮着全信嫂子娘家上门讨公道(粮食),可不就得打起来嘛。

张采萱又问,“但是就这么将粮食给李家村?村长能甘心?”

虎妞娘摆摆手,“村长说了,诚信为本,先前说好了的,还是要送去的。但是以后青山村的人,就再不能擅自卖粮了。谁要是不信邪偏偏要卖,等他们家没有粮食的时候,大家是不会帮忙的。”

张采萱点头。

虎妞娘叹息,“其实方才听了你们俩说了镇上的情况,谁也不会那么傻的把救命的粮食卖掉了。”

张采萱随口道,“他们不是不相信么?”

虎妞娘笑道:“你可知道说那话的是谁?”

张采萱摇摇头,那时候围了那么多人,根本也不知道是谁说出来的。

虎妞娘语气隐隐鄙视,“就是全信媳妇,跟着不相信的就是那几家卖掉粮的。”

虎妞娘左右看看,没看到秦肃凛,又想着张采萱也能做主,道:“今日我来,就是问问,你们去镇上没买到粮食,实在不行,就从我家去拉过来两袋先吃着。总不能饿着肚子。”

张采萱有点感动,“谢谢大婶。不过现在不必,我家中还有一些。今天去镇上主要是看看行情,盘算着如果价格还行,就买一些带回来。没想到……”

虎妞娘面色也不太好了,只道:“你们要是没得吃,就去我家拉两袋,实不相瞒,我家人多,再多也没有。当初秦公子帮我们家的情分,我们一直都记着呢。虎妞他爹也没异议,今日就是他让我来的。”

张采萱上送走了她,心下明白要不是当初帮着往镇上跑一趟请了大夫来,今天虎妞娘卖粮可能就没这么心甘情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