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2页 (第1/1页)

那些针对小宗门暗中下手,挑拨人家内斗,不断引火拱火,最终导致小宗门分裂、灭门的事情,几乎比比皆是。 可是,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说单纯是为了一些功法、灵石或者其他的珍宝之类的,大可不必做到这般灭门绝种的地步。 这就好比,你看上人家的鸡蛋。不但把蛋给偷了,还把其他的蛋丢给砸了。 把其他蛋砸了还不算,更把下蛋的母鸡给杀了。但这也还不够,甚至把种鸡也一并杀了。 如果在这个鸡窝里,还有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那也要一起斩草除根。 然后你说,这个人就是为了想偷一个鸡蛋。 这已经不能用杀鸡取卵来形容了,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而在谢辞君的追查中,这股势力在各大洲都曾出现过,但却因为它太能隐藏了,手法非常的隐秘,善用人心。 结果大家都觉得这些小宗门的惨剧是一种偶然,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 谢辞君一直想抓住对方的尾巴,并且挖出对方这么做的真正用意。 还没等他挖出幕后的真正主谋,那股力量居然开始逐渐围绕着昆仑的剑郡开始了行动。 又观察了一段时间,谢辞君才赫然发现,原来这股力量真正的目标,是昆仑! 它前面在各洲进行的灭门绝户的行动,似乎就是在练手而已。 当确认了这件事之后,谢辞君自然第一时间把事情上报给了掌门端昇仙君。 按照谢辞君的意见,那就是一定要把这个隐藏在背后,暗中针对昆仑的势力给连根挖出,然后挫骨扬灰,让其万劫不复才行。 这种隐患,就好像在家里的角落里藏了一条剧毒的小蛇,你知道它有害。 但你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蹿出来咬人。 卧榻之侧,怎能让剧毒之物隐匿藏身呢。 掌门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当时的昆仑,已经在没有外力挑拨离间的情况下,就派系林立,隐约有内斗加剧的苗头。 因为昆仑峰头的资源问题,元婴长老们都开始抱团取暖。 你们资格老、对宗门贡献积累多,传承久远。但我们这边后起之秀,实力强横、锐不可当。 东边广收门徒,为宗门发展添砖加瓦; 西边精中取优,虽然数量不多可却能在宗门大比中为昆仑争光夺冠。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应该获得更多的峰头资源,彼此觉得对方名不副实,徒有其表。 就这样,在昆仑内部开始,出现了门派林立,互相倾轧的情形,屡禁不绝。 正如前面谢辞君洞察到的那样,这股势力潜藏在昆仑的内部,然后分化进入了若干元婴长老的势力里面。 如果要挖出这些藏匿的「毒蛇」,势必要先整肃昆仑内部的问题。 否则一旦掌门动手彻查,已经有了派系之争的元婴长老们,不会相信这是为了挖出藏在昆仑内部的毒疮,而是会先想自己是不是被针对了。 他们则会彻底站到了彼此的对立面上,闹成不死不休的局面。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后果,不用那条毒蛇动手,昆仑自己就会直接分裂,再也没有办法维系天下第一宗的地位。 那自己,就真的成为昆仑的千古罪人,万死莫赎。 正因为顾忌到了这些问题,掌门才在良久思考后,拒绝了谢辞君激烈的建议。 端昇仙君不是不知道,在昆仑内部埋伏着毒蛇的危害。 但隐患和眉睫之祸,这两个祸害二选其一,端昇仙君选择了隐忍。 对于性格倔强,眼里不揉沙子的谢辞君来说,自家师尊这种装聋作哑当缩头乌龟的做法,是他无法接受的。 在谢辞君看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一个脓包你不把它趁着小挤出来,等它长大变成了痈疮,那就要挖掉一大块肉。 与其将来腹背受敌,还不如现在壮士断腕。哪怕昆仑因此掉下神坛,让出天下第一宗门的虚名,却可以去腐留精,走得更加长远稳健。 在这两条道路上,掌门和谢辞君发生了重大的分歧。甚至激烈的争吵过。 可谢辞君没办法说服掌门,甚至在昆仑高层里,他也没能争取到几个支持自己的人。 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会有什么势力敢针对昆仑暗中下手。 在他们看来,昆仑是一个绝对不可撼动的存在。 你见过绵延十万里的山峦吗?昆仑,就是这个山峦本身。 如果有人说要轰掉一个山峰,大家会觉得有可能。 但如果有人说自己要连根拔出一座绵延十万里的山脉,大家会就觉得是这个人疯掉了。 所以,在有足足四位化神仙君镇守,又有上万元婴长老守卫的昆仑,何必担心什么小小的毒蛇呢。别说是条「蛇」,就是元天巨龙来昆仑,也得给老子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