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任人唯亲的底层逻辑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孟德不肯与宫交心乎?” 曹操收敛了笑意,莫名其妙道:“公台何出此言?你我患难之交,携手扶持至今,操自然是相信公台的。” 仿佛为了佐证自己的推论,陈宫抬手指向祢衡,道:“此子何能?能任行军主簿之重,掌粮草调度,兵甲划拨?” 祢衡愕然抬头,罕见地没有回嘴。 曹操轻叩桌案,道:“正平精通数术,晓天文知地利,行伍之事亦有涉猎,如何当不得区区主簿。” 祢衡舒服了,露出个笑容,恭敬地朝着曹操拜了拜。 陈宫不耻道:“祢衡,字正平。出身寒门,恃才傲物。靠一篇‘吊张衡文’博得北海孔融青睐故而扬名,不过微言大义,空谈救国的口舌之徒。” 祢衡正要骂人,却被陈丛一把拽住,微微摇了摇头。 没什么好辩的,陈宫说的就是事实! 没错。 祢衡本质上就是个才华横溢的大喷子。 换以前,陈丛也会问:为啥摆着个明显更优的陈宫不用,用一个不如陈宫的祢衡。 现在他懂了,屁股决定脑袋。 任人唯亲的底层逻辑根本就不是无脑选亲近的人用,而是在两人都能做好一件事时,把事交给更亲近的人做。 说白了。 很多人碌碌一生缺的根本不是能力,而是机会! 没有人生来就会为政、治军,很多事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祢衡更忠诚。 他能赫然勒马孤身说吕布,虽然事最后没成,但态度就摆在那里。 祢衡更亲近。 同为百花楼四剑客,明显他跟曹操关系更铁。 祢衡有才华。 年少可作华丽文章,口舌之利能说得曹操跳脚,这同样也是一种潜力。 关键是祢衡年轻,且出身微末。 年轻代表三观没有彻底成型,有更强的可塑性。也代表有大把的精力去学习、去成长。 出身微末代表没有家族所累,只肖付出一个宗室女,便能将他死死绑在曹家的战船上,代价几乎为零。 事实上这就是曹操正在做的事。 陈宫不知道的是,祢衡跟曹仁庶长女曹隹连婚期都订好了,只等那边曹隹及笄便完婚。 一个谯县曹氏的女婿,稍微培养一下就有无限可能的祢衡。 一个兖州东郡士人,背后千丝万缕的陈宫。 如果单纯治理一方,曹操或许会选陈宫,因为重用士族会给曹操带来更多名望。 但论行伍机要,事关乱世沉浮霸业之基,曹操只会选祢衡,因为祢衡跟他才是一条心。 陈宫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既要且要不是不行,深度绑定就好了。 要么家小全部迁来谯县,再不济指天立誓永不背弃也成。 而事实上,陈宫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称曹操始终是唤表字,从未改口叫上一声‘主公’。 曹操轻叹出声,道:“公台,你与正平皆为曹某肱骨,相互攻讦平白伤了和气。” 陈宫不耐烦地摆摆手:“罢了罢了,既不用我,还请放我离去。” “公台非要如此?” “望公成全。” 曹操彻底麻爪,瘫坐在主位上,久久不能释怀。 虽然此时的陈宫远远算不上曹操的白月光。但他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惯了,这还是第一次被人主动抛弃。 陈丛没有多想,摘了泰阿挂在腰上就往陈宫离开的方向追了出去。 这一幕惊得曹操顾不上抑郁,高声呼道:“陈丛,你做什么?” “此人不为岳父所用,自当除之。” 陈丛要杀陈宫的理由很简单。 吕伯奢灭门惨案只有二人知晓,二人一同密谋一同行事,最后为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天下皆知?总不可能是曹操自己说的。 现在两人再一次闹掰了,陈宫出去指不定怎么编排曹操呢。 再者,陈宫若投吕布,说不定还要偷兖州。 索性杀了一了百了。 “胡闹!此人于我有恩,如今好聚好散,如何杀之?天下之人又该如何议论?” “明白了。”陈丛点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曹操一脑门子黑线:“他明白什么了?” 祢衡茫然摇头:“可能,大概,或许是明白主公的意思了吧?” “我什么意思?” “可能,大概,或许是....不要让天下人议论主公?” 坏了! 曹操一拍脑门,起身追了出去。 ... 谯县英雄楼。 比洛阳英雄楼更大,更气派。 毕竟谯县的地价便宜.... 陈丛轻车熟路上到三楼,正见史阿、袁忠坐而论道。 一通哑谜般的云山雾绕,陈丛愣是半个字都没听懂,偏偏两人谈得津津有味。 见了鬼了。 陈丛也不避人,大大咧咧道:“老二,传信附近任侠,杀个人。” “哦,谁?” “兖州东郡士人,陈宫,字公台。” “好。” “做成山匪袭杀,隐秘点。” “大哥放心。”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