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1/3页)

听说冯纪犯事,俞老夫人久久的沉默了,慕晴泠紧张的看着俞老夫人,双手紧紧握住俞老夫人的手,小心翼翼的问道:“外祖母,您还好吧?”

俞老夫人看着慕晴泠,叹了一口气,反将慕晴泠的手拽在自己手中,轻轻拍了拍,“放心吧,外祖母答应过泠儿的。”

慕晴泠见俞老夫人神情还好,没有急怒或者急悲的情绪,悄悄松了一口气。

冯纪毕竟只是靖勇公府家奴,想来对老太太的刺激也有限,老太太这般年岁,慕晴泠最怕的就是老人家惊忧过度,于寿数有碍。

俞老夫人问道:“泠儿,刑部来人可有说,冯纪是犯了什么事?”慕晴泠摇了摇头,“泠儿不知。”其实冯纪所犯何事慕晴泠一清二楚,只是还不能告诉老太太罢了。

俞老夫人又是久久的沉默,慕晴泠小心翼翼的瞧着俞老夫人的神色,一偏头,示意琳琅将刚才煮好的茶汤再上一盏。

“外祖母,这是特意给您煮的,您用一些吧。”俞老夫人接过茶盏,却并没有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精致的瓷器,“泠儿,这事儿你觉得该当如何?”俞老夫人好似在问慕晴泠,又好似在问她自己。

慕晴泠也明白老太太并非真心想让自己拿主意,但是她仍然开口说道:“外祖母,泠儿虽然年幼,但是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不论国法家法,冯家一干人等既被刑部缉拿,那便是国法家规都犯了。冯纪虽是俞家家奴,可俞家也不是什么祸秧子都要留在府里的。更何况他们一家人违反国法,那自有刑部处理。是非黑白,刑部怎么审,俞家怎么认。”

俞老夫人犹自有些犹豫,“可是这样,靖勇公府颜面何存!才出了一个徐旺,现在又来一个冯纪,俞家日后如何在京中立足!”

慕晴泠沉默半响,然后站起身来,来到堂下,郑重跪下,重重磕了一下。俞老夫人吓了一跳,“好端端的,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说着就要亲自将慕晴泠扶起。

慕晴泠却坚定的推开了老太太的手,“外祖母,泠儿有一些心里话,今日不得不说,言语之中,若有不敬,泠儿也只有得罪了。”

“便是有什么话也不必跪着说啊,来,快起来,坐着说,咱们祖孙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快扶小姐起来!”一边说一边让琳琅、玲珑也来扶。

慕晴泠却十分坚决,推开了所有人,“请外祖母听泠儿说完。”俞老夫人见她坚持,只得同意,“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外祖母,您刚才说,靖勇公府的颜面?可是外祖母,泠儿倒想问一问,靖勇公府是什么?靖勇公府的颜面又是什么?”

“靖勇公府起于乱世,乃是开国功臣,自初代靖勇公之后,几代人殚精竭虑,到外祖父的时候,更是有从龙之功。所以才有如今靖勇公府的权势赫赫,才有今日之颜面。可是外祖母,外祖父已经去了多少年了?虽然今上还念着外祖父的功劳,五城兵马司、经营节度使司、禁卫军还有外祖父的旧部,那些被外祖父提拔过、帮助过、甚至是拿捏把柄过的,他们或感激或畏惧,还会为如今的靖勇公府所用。但是都说人走茶凉,这么多年,御前的颜面、朝中的势力,总会逐渐消散的。外祖母,恕泠儿妄言,三位舅舅是什么状况,您心里有数。”

俞老夫人何尝不知,拨开繁华的外衣,她那三个儿子皆不成器,不过靠着祖辈的余荫勉强维持表面风光。

所以当日文安中举,她才那样高兴,靖勇公府总算是后继有人了。只是如今被慕晴泠这样一阵见血的指出,倒叫她颇有些不是滋味。

慕晴泠继续说道,“如今的靖勇公府,权势是用一点少一点,在冯纪这样的人身上浪费,值得吗?”值得吗,一个冯纪是不值得的,可是许氏呢?

“况且,靖勇公府的颜面,恕泠儿斗胆,当日若是被那徐旺得逞,文安因此获罪,俞家不但要失去一个儿孙,靖勇公府出了一个科举舞弊的子孙,难道就有颜面了吗?”慕晴泠说道。

俞老夫人也有些明白了慕晴泠的话中之意,嘴里有些晦涩,“徐旺的事已经了结,还提他干嘛!”

“在泠儿看来,当日徐旺之事和今日冯纪之事其实都是一回事,就是靖勇公府下人作奸犯科!当日有赖于刑部的各位大人为文安、为靖勇公府洗脱冤屈。今日,若是靖勇公府以权势为冯纪周全,令刑部无法秉公执法,那让别人怎么看靖勇公府。自个儿寄希望于朝廷的公道,却用权势阻挠别人的公道?那才是置靖勇公府的颜面于不顾。”慕晴泠斩钉截铁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