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1/2页)

许氏的话让俞筱浑身一麻,她心头涌起一股久违的急切与期待,“娘,只要能让三皇子的心回到我身上,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惜!”

许氏重重地捏了一下俞筱的手,颇为欣慰:“放心,娘不会害你。不需要你上什么刀山火海。”许氏撑起身子,从床头的暗格拿出来一个雕花的小木盒。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根根褐色的线香。

“这香,是母亲特地从府外找番商买来的。你想办法把三皇子请到你房间,点上这个香,一切便水到渠成了。酒酣情热之时,这香有奇效。”许氏将木盒放到俞筱的手里,细细说道。

俞筱垂眸看着手里拿巴掌大的木盒,有些迟疑,“娘,这……这是什么香?会不会出事儿啊?”许氏安慰道:“你放心,这香不是寻常货色,轻易买不到的。那番商说了,这香是他们那边贵人用的,专用于闺房助兴。而且……”

许氏凑近了俞筱,轻声道:“这香名叫迷情,男人只要闻过一次,就念念不忘。你不是说三皇子不常来你这儿吗?有了这个香,保管三皇子日日去看你。你放心,这东西娘让大夫瞧过了,不是什么坏东西,三皇子哪儿觉察不出什么。”

“当真?”俞筱一听这话,立时心动,双手合拢将那个木盒紧紧攥在手里。许氏抬手摸了摸俞筱的鬓发,说道:“当然是真,娘还会害你吗?筱儿,你要尽快出息起来,娘现在……只能靠你了啊。”

“娘,你放心。等我执掌了三皇子府,我一定回来,将欺负你气你的人全都收拾干净!”俞筱将许氏给的东西抱在心口,向许氏保证道。

许氏满意一笑,她就知道,她这个女儿最像她,从不让她失望。

郑五虎率人在琉球待了五日,琉球一带的小国全都接到了郑五虎的传信,让他们帮忙关注一下是否有人大量收粮。

无名岛的粮源有限,不能去天津、不能去琉球,孙淳他们呆在岛上竟然只有眼睁睁看着存粮一日少过一日,当真焦心。

孙淳不敢出海收粮,只能飞鸽传书给老海,让他们帮忙想办法。

“老大,孙管事要粮,咱们有什么办法?岛上上百口人,所需粮食不是一星半点,咱们上哪儿去筹啊?”老海身边的人知道孙淳管他们要粮,愁眉苦脸地说道。

老海看着面前的信纸,也是一筹莫展。他们本是一伙海盗,时代居住在这个名叫沙湾的渔村。当初天津还未开海禁,沙湾渔村附近的海域暗礁太多,鱼获不丰,村里的男人便以老海为首,做起了不要命的生意。平日里他们是老实巴交的渔民,一旦有行船路过,他们就化身成为索命的阎罗。

后来俞恩正来了天津赴任,这个看上与正气凛然的俞大将军实际上腌臜心思一样不缺。明面上派人剿除海盗,暗地里却与老海他们沆瀣一气,时常给老海他们在海上抢劫给与方便。

沙湾离天津只有半日路程。若非这里暗礁丛生不能停靠大船,本是铁板钉钉的港口之一。天津通海禁之后,来往的商船多了,但大多都是名商巨贾家的货船,家丁护卫不少,不好下手。再一个朝廷对通商之事看得很紧,老海他们也不敢顶风作案,这群人便沉寂了下来。

三皇子跟俞恩正勾结之后,沙湾和老海这群人便有了大用途。无名岛所产兵器铠甲,全由他们运送。

但是他们在别人眼中还是一群贫苦的渔民,让他们运粮还行,要他们筹粮可真是为难他们了。

“郑五虎那孙子最近守在琉球,若是有粮,咱们绕远悄悄送过去倒没什么大问题。可就是这粮怎么买啊?”马老三也说道。

老海摸了摸下巴,说道:“那么多粮,咱们没办法搞,去跟大人说一声,让他想想办法。

京城。

太子跟萧岚洺织了一张怎样的网,除了萧隶还有郑五虎这些身在局中的人,其余人一无所知。为了回报太子和萧岚洺对自己的看重,得知整个计划的勇王世子还专程修书一封,送到逍遥王手里,用尽毕生的功力,将小王爷从头到脚问候了一通。

萧岚洺也挺委屈,主意明明是太子想的,背锅的却总是他。

萧隶和郑五虎在天津按部就班地搭戏台,正经唱戏的角儿也该闪亮登场了,这日太子与萧岚洺一起去了御书房,屏退左右,跟皇帝在屋里说了半天的话。最后这两人都是被皇帝用折子砸出御书房的。

太子抱着好不容易求来的圣旨,心有余悸地说道:“父皇这脾气,不减当年啊。我还记得小时候跟小叔叔你一起逃课爬树掏鸟蛋,父皇拿着那么长的戒尺,就是这么追着打我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