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难民去而复返,求收留 (第1/1页)

渔船的鸣笛声响起。 码头的老吴,朝海上挥舞旗语。 五条渔船排队停泊,其中两条船的甲板上站着无数难民。 衣裳褴褛的难民,不禁感叹,谁能想到自己又回到了这里。 老李三位船长率先下船,难民船上的两名船长没动,铁柱儿五人也没动。 老吴手持95式突击步枪,问道:“老李,这些人是……” 老李说道:“上次乘船回宁城的难民,跑回宁城一看,连份工作都找不到,又受够了当难民的鬼日子,他们来码头找我,想坐船回来。” 老吴皱眉:“之前只是出于同胞之情,暂时收留一两个月罢了。” “你走了一段时间还不知道,小周可不是什么难民都收。” 老李在身上摸了半天,摸出一包瘪瘪的香烟。 刚好五支,一人一支。 老李吸了一口香烟,说道:“这我还能不知道吗,我怎么可能给小周添堵?” 他指向身后站在甲板上的难民,小声道:“我们前往宁城的时候,有难民闹事想抢劫物资,就是被这帮人给制止的。” “人都挺老实,大部分都年轻,适合参与基地建设,老年人不多,可以干点轻松活儿。” “他们来码头找我的时候,我就有言在先,我说了不算,必须小周点头。” 话罢,他对甲板最前沿的一个难民挥手:“陆六,你们耐心等着,我马上回去见基地负责人。” 陆六是难民的主心骨,非常客气,甚至有点小心翼翼的回应。 “李哥,那就麻烦你了。” “还请您代我们转告周先生,我们绝不是惹事生非的货色,只要肯收留我们,哪怕是喝粥,我们也会卖力干活儿!” “我们两百多号人,只求能在红川有个容身之所!” 身后的两百多号难民,每个人都很紧张,就怕负责人不同意。 当初他们把官方基地想得太过美好,到了地方直接傻眼。 真不想再回宁城,不想跟基地外面的那些难民一样。 好不容易在天灾下活到今天,他们不怕苦,就怕每天朝不保夕。 老李和另外两个船长,蹬上自行车往回基地。 基地一区,在各种机械和起吊设备的轮番操作下。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建起了一半的高墙。 内围周长不长,建设速度自然迅猛。 随着外区的土地面积增大,周长是一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建设高墙的速度,不会像现在这样迅速! 老李三人蹬了三小时多的自行车,老远就能看见一堵高墙。 他们才走三个多月,基地变化就这么大? 回到基地,到处都是轰隆隆的机械声。 尘土飞扬。 但一圈的绿植果树,格外扎眼。 老李三人觉得稀罕,围着几棵果园打转,脸上尽是笑容。 一辆叉车叉着一块石头路过:“老李,回来啦?” 老李应了一声:“诶,是啊……” 下一秒,才意识对方竟是自己的媳妇儿。 不只是他的媳妇儿,好几个战友的媳妇儿都在操作机械。 停车、倒车、铲货,开得飞起。 不管是挖掘机,铲车、叉车,还是小货车。 一群老娘们儿,一个个把方向盘甩得呼呼响。 老李直呼:“这帮娘子军,不得了,不得了……” 老乔脚步匆匆的路过,正好瞥到三人。 “回来了?” “正好,有几座小岛上的难民需要渔船接送。” “具体,你们去问小周。” 一个船长抓住老乔:“基地怎么突然这么忙碌,还建起了高墙?” 老乔快步朝前走:“具体情况休息的时候再说,我忙着呢……” 基地真的很忙。 那些不操作机械的人,每个人都是脚步匆匆。 视线所到之处,就没有半个闲人。 另两个船长,甩了甩膀子,表示要去帮忙。 目前航海还没有遇到过暴风骤雨,涛天巨浪什么的。 他们在海上掌舵,身体不算累。 老李则跑到山洞找周辰。 结果扑了一个空。 最后在麦田里找到人。 此时的周辰,十足的庄稼人打扮。 手拿锄头、头戴草帽、裤管卷到小腿,脚上一双胶鞋。 田坎上堆放着鲨鱼的尸体。 周辰正在挖沟沤肥。 老李刚要迈脚,有东西拽住了他的裤管。 低头一看,竟然是一只小小的,肉乎乎的小熊猫。 小熊猫一个翻滚,“咚”的一下摔下麦田。 撅着圆乎乎的屁股,爬去捡自己的奶瓶。 国……国宝? 老李欢喜的不得了,跟见到亲孙子的似的。 捞起来抱在怀里撸了好一会儿,才舍得放下。 “小周,你怎么亲自下田了?” 周辰回过头,笑了笑。 “大家都在忙,我闲着没事儿过来除草沤肥。” 说是除草。 末世的草,那是草吗? 那是宝! 不能用锄头铲掉,得一把一把连泥巴一起拔。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